您的当前位置:

第一节 幼儿教育

第一章 普通教育

第一节 幼儿教育




  县内幼儿教育始于伪满后期,民间团体在正亚街共办两所“幼稚园”。最先一所建子伪康
德7年(1940年),由天主教堂创办。入园幼儿41人,保教人员2人。另一所建于伪康德12年(1945
年),由道德分会创办,入园幼儿52人,保教人员2人。东北光复时均停办。

  1956年,县政府机关创办第一所幼儿园,名为机关幼儿园。主要接纳机关干部子女入园。
1958年“大跃进”期间,提倡“劳动社会化”,将妇女的家庭劳动变为社会化大生产劳动,城
乡幼儿园、托儿所、看孩子组应运而生。城镇机关、企业、街道、 农村生产队办起幼儿园232
所、计292个班,入园幼儿近4 000人,保教人员 346人。1960年,国家投资由教育局兴建实验
幼儿园一所,招收学前幼儿60人,园长1人,幼师3人。并设置幼儿园课程。1961年,全市各项
事业进行整顿期间,城镇街道、农村生产队“一哄而起”办的幼儿班、看孩子组全部停办。1975
年,学龄期教育纳入“五七教育网”中,农村生产队又办“育红班”460多个,入班幼儿达7 584
人。1976年,随着“五七教育网” 的消失,“育红班”全部停办。

  1981年 4月,全县儿少工作会议召开之后,幼儿教育进一步发展。1983年全县农村基本实
现每个公社(场)都有一所中心幼儿园,每个大队都有幼儿班,幼儿教育形成雏体。1983年,进
一步巩固原有的幼儿园(所),积极发展学前教育,城乡小学开办了学前班。同时,准许退休教
师、待业青年开办个体幼儿园(班)。全县幼儿教育形成实体,并蓬勃发展起来。1984年,全县
有幼儿园234所,入园幼儿13 853人,教职工428人。其中:国家办园1所,计7个班,在园幼儿
213人;集体办园213所,计405个班,在园幼儿12 725人(包括学校办学前班64个,在班儿童2 416
人);个体办幼儿园(班)20所,在园儿童915人。全县4—7岁儿童入园人数占全县儿童总数的47.5%,
其中城镇占86%。

  主要园所简介:

  机关幼儿园 1956年由县政府机关创办,园址在北头道街。有土平房2间,保教人员5人,
入园幼儿24人。1958年,园址迁至南一道街西侧,1982年就地改建为两层楼房,建筑面积1 036
平方米。设施有教室、活动室、午睡室、食堂等。入园幼儿 240人,教职工33人。设备有风琴、
录音机、幻灯机等教学用具,还有幼儿自行车、大型建筑积木等上千种玩具和室外运动器具。
为丰富和提高幼儿家长的教育知识还办了幼儿家长学校。1982年被评为省模范幼儿园。

  实验幼儿园 1960年7月由国家投资创办,园址在南头道衡。初建2个班,招收幼儿40人,
设置园长1人,幼师3人。1965年移地扩建后为5个班(全托班1个,白日班4个),招收幼儿150人。
1984年10月,再迁园址至县城南六道街(原劳动小学校址),占地1 104平方米,建筑面积620平
方米。设施有教室、图书室、卫生室、午睡室、食堂等。全园共设 6个班,教职工26人,幼儿
230人。每班配幼师2人,另有科任教师3人。每班设脚踏琴、手风琴各1台,还有电子琴、幼儿
自行车、积木等玩具、教具780多件和室外运动器材多件,1980年被省工会评为“模范园所”。

  任民镇中心幼儿园 1981年 5月由任民镇政府创办,有砖房13间,园址在镇西北。设施有
教室(5个)、办公室、活动室、午睡室等。设备有脚踏风琴 5台、手风琴2台,幼灯机等,自制
教具、玩具计400多件,购置儿童图书800余册。入园幼儿达300余人,分大、中、小5个班,教
职工11人。1982年被省政府评为模范园所。1983年全园职工被省妇联评为“三八”红旗集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