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二节 私营、官办医院(所)

第二节 私营、官办医院(所)




  一、私营医院、诊所

  解放前,安达街、正亚街、萨尔图等地有私营医院、诊所、产院 8家,从业人数较少。多
是一家一户,一边从医一边兼卖中西药。解放后至1949年增至21家,其中医院 5家、中西诊疗
所11家、产院5家。

   安达县私营医院(所)情况



  1956年,私营医院、诊所组织起来,成立联合医院和文牙医院,在安达、萨尔图等地中药
店有坐堂中医14人。农村私营医生也陆续走向合作,成立村联合诊所。1967年后,个体诊所绝
迹。1980年后,又出现集体合资联合医院(多属退休医务工作者)、个体诊所、个体助产士。1984
年,全县有联合医院13家、个体诊所23家,个体助产士8人。

  二、官办医院(所)

  东省特区安达市立医院 民国16年(1927年),东省特区安达市立医院建于安达站南经街路
北。隶属东省特别区市政管理局安达市政分局。全院共有医护人员 4人,西医兼院长、中医、
司药、看护(护士)各 1人。设中、西医诊室、药剂室、注射室、外伤处置室,无病房,设备简
陋。伪大同元年(1932年)8月,日军侵入安达站时停诊。翌年5月恢复开诊,改为安达市立医院。
改属北满特别区公署民政厅。伪康德 3年(1936年)1月1日北满特别区撤销后,随同安达行政分
处并入安达县。同年9月,改由伪县公署财务股和伪警察署监管,称县立公医院。伪康德4年
(1937年)5月迁往正亚街(今任民镇),改称正亚街医疗所。

  公医诊疗所 伪大同2年(1933年)4月,伪满民政部委奉天医科专门学校毕业生戚延寿充任
安达县公医,并在县城设立公医诊疗所,初名为福民诊所。诊所只为日伪官吏及其眷属治病。
伪康德2年(1935年)7月,伪满拨款新建公医诊疗所房舍 7间,对外就诊。设诊断室、药剂室、
病房 (113张病床)、厨房、浴室等,并增添设备、增加人员。负责学校卫生,接种牛痘、注射
预防传染病药针。每月就诊300余人。伪康德4 年5月随同伪县公署迁到安达站,改称安达县立
病院。翌年在北二道街修建新病院,增设内科、外科、妇科和牙科。至伪康德 9年(1942年),
全院有医务人员10余人,其中中国籍医生 3人,院长均由日籍医生兼任。能做阑尾炎切除、截
肢等一般手术。1945年日本投降后,院长逃走,人员解散,器械设备随之丢失无存,医院停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