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四节 事业单位

第四节 事业单位




  县卫生防疫站建于1956年,有工作人员9人。下设防疫、卫生、检验3个股,负责掌握全县
疫情和疫苗发放工作。1957年,增添显微镜、冰箱、恒温箱、干燥箱等设备,人员增至11人,
开展病检、卫检、血清检验等业务。1958年,人员减至 4人,机构并入卫生科,卫生防疫站工
作处于停滞状态。1960年,重新组建市卫生防疫站。全站39人,其中医师 6人、医士20人。重
新添置仪器设备。1961年,天泉、萨尔图、大庆 3个区设区防疫站,每站配3—5人。1965年市
站改为县站,有人员36人,其中医师4人、医士20人,检验4人。1966年,重点开展伤寒、布病、
克山病防治工作。同时开展食品卫生、学校卫生、工业卫生、环境卫生工作,在农村开展“五
有三勤”活动。1968年撤销防疫站,防疫人员多数下放到公社卫生院,留下2—3人到县人民医
院防疫科工作,设备仪器也随之分解到县人民医院和任民镇卫生院,资料散失无存。1970年恢
复县防疫站,有4—5人在卫生科办公。1977年,县卫生防疫站迁至南五道街街口(今址),建筑
面积 1 000平方米。下设卫生、地方病、防疫、检验、宣传等科室。购置冰箱、分析天平、超
速离心机等仪器。1979年,职工增至34人,其中防疫人员22人。1981年,建立食品卫生监测站,
配备专职人员,加强食品卫生监督检验工作。1983年,食品卫生监测站改称食品卫生监督检验
所。

  县药检所 1979年成立。主要负责中西药品质量检验工作,对城乡出售、生产、使用药品
的单位进行监督检查。现有主管西药师兼所长1人,主管中药师1人,药士2人,药剂员1人。

  县结核病防治所 前身为县卫生防疫站结核科,1976年11月成立。主要负责新生儿卡介苗
接种工作。1977年4月移交县人民医院门诊部。1983年5月改为县结核病防治所,长年开展卡介
苗接种工作。现有8人,其中主管医师1人,药士2人,护士兼检验员1人。

  县卫生职工学校 1979年10月成立,初名为安达县卫生进修学校。1984年改为县卫生职工
学校。学校任务是培养提高在职初级卫生人员医务水平、培训乡村医生。学校实行定向培养社
来社去。建校初期,条件简陋,只有一间20平方米的办公室,教室临时借用。仅设 1名专职副
校长,授课教师采用聘用制。办两期护士训练班。1981年,兴建校舍12间,近 400平方米。有
教室、宿舍、食堂、图书馆、办公室等。学校编制8人。现有专职教师5人。教学设备有显微镜
5台和各种脏器标本。先后办班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