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驻安医疗单位
第五节 驻安医疗单位
铁路卫生所 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中东铁路局在安达站设铁路医院。院内医护人员均
为俄籍西医。因属铁路内部医院,对外不应诊。只有铁路沿线发生疫情时,才与地方有业务联
系。民国时期,改为中东铁路局医院安达站分院。伪康德4年(1937年) 改为北满铁路安达站诊
疗所。至伪满末期,诊所有病床10余张,能做普通腹外手术,也为地方居民做阑尾炎切除、截
肢等手术。解放后,改称铁路卫生所。现隶属齐齐哈尔铁路分局让胡路铁路医院,仍然对内不
对外。
东十六旅卫生队 东十六旅卫生队于1946年解放初进驻安达县城。1947年 3月转至拜泉县
城,5月返回安达,7月又转移至哈尔滨市。初来时只有 5人,医疗设备很简陋,只有几匹马驮
着药箱。卫生队设在县立病院内,专为军队官兵诊病。
第二十六陆军医院 1947年进驻安达县城。病房、手术室均借用民房。1948年随部队转移。
野战医院 1950年12月18日,第二十七、第二十八陆军野战医院进驻安达县城,县政府将
第一、第二两所完全小学校全腾出做为野战医院临时病房。每所医院有病床200—300张。技术
力量雄厚,设备较为完善。有卫生技术人员200多人。有X光机和检验、手术等器材。1951年,
接待治疗从朝鲜战场上下来的抗美援朝伤病员近千人。1952年秋,两医院先后撤走。
健康六团 1955年 5月,东北军区在安达县组建黑龙江省军区健康六团,后改称健康三团。
接收从朝鲜战场回国的伤病员和各驻军医院转来的伤病员,组织疗养。全团编制为3个营、9个
连。每营设卫生所,每所有卫生技术人员 9人。卫生人员来自驻双城县的十二团和驻碾子山的
二十九团。1957年11月,伤病员恢复健康、评定伤事等级后,官兵陆续转业、复员还乡。健康
三团撤销,卫生员也随之转业。
1984年,驻安医疗单位还有大庆石油学院卫生所、黑龙江毛纺厂卫生所、磷肥厂卫生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