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三节 人才培养

第三节 人才培养




  一、培养运动员

  1957年县体育运动委员会成立后,即组建业余体校,举办男女篮球、 男女速滑和乒乓球5
个训练班,为基层培养运动员。翌年停办。1960年市体育运动委员会成立后,设体育训练班、
国防体育俱乐部、青少年业余体校、体育馆、培养篮球、排球、足球、游泳、跳水、水球、手
球、田径、体操、摔跤等项目的运动员。通过常年训练或短期训练,提高运动员身体素质、基
本技术和战略技术。至1966年,共培养篮球男女运动员60人、速滑队员50人、射击运动员16人、
乒乓球运动员60人。是年末,竞赛和训练活动终止。此后,又几经变动致使运动员培养受到冲
击。

  1978年起,业余体育训练在全县开展,城乡部分中学校办起业余体育训练班,培养运动员,
坚持从小培养、多年训练、打好基础的训练原则,采用先进的科学的训练手段和方法,使运动
员成绩明显提高。至1981年,共培训乒乓球运动员60人,射击运动员 600多人,培养出篮球运
动员120人。

  二、输送体育人才

  1949—1984年,据不完全统计,安达县共为国家队、省队、地区队和体育院校输送91名运
动员。

  射击项目54名,其中有1965年在北京举行的中苏国际射击赛中战胜苏联老将莫洛娃,获女
子自选小口径手枪慢射15+60项目冠军的王秀琴,1974年在伊朗首都德黑兰举行的第七届亚运
会创200靶多项飞碟省记录的李伟光。

  速度滑冰21名,其中向省体校输送 4名,向哈尔滨市速滑队、齐齐哈尔速滑队、天津体育
学院和北京体育学院各输送1名,地区体校3名,地区专职运动员1名。

  田径项目4名,其中向省田径队输送 2名,地区体校2名。成绩优秀者有殷国太,三次打破
少年铅球、铁饼、手榴弹省记录。

  乒乓球项目19名,其中向省乒乓球队输送13名,地区体校 6名。成绩优秀者有付光丽、陈
北京、黄洋、崔秀云、王长明。

  举重项目2名,均输送到省体工队。运动员是柳树军、高忠义,教练为殷国安。

   安达县射击项目运动员



  续表



  续表



   安达县速滑项目运动员



   安达县国家等级裁判员统计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