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1961年中央领导来安达市视察工作情况

1961年中央领导来安达市视察工作情况




编者按:

  1961年,中共中央总书记邓小平、国家主席刘少奇先后来安达市视察工作。市委第一书记
曲常川将中央领导人视察情况以书信形式向省委书记李剑白和地委书记刘思聪作了汇报。原文
如下:

  剑白、思聪书记:

  刘少奇主席于八月七日下午来萨尔图视察,晚上走了。在视察马德仁钻井队后,接着看了
红色草原牧场的奶牛、种公牛、种公马,提了些问题由我和刘仁江同志回答。问:有多少牛、
马?回答:七千多头奶牛、八千多匹马。问:还有别的吗?回答:还有

  一万七千多只羊,五千多口猪。问:是哪国牛?回答:是咱们自己的牛,这种牛是由荷兰
牛和本地牛配成的,现在是第五代了,已经稳定下来了,成了咱们的一种牛了。问:马呢?回
答:这两马种,一匹是由苏联进口的,一匹是苏联马和咱们的马配成的我们一种好马种子。问:
马叫什么名字?回答:苏联进口的叫阿尔登,咱们就叫黑龙江挽马。问:牛有多重?回答:奶
牛八、九百公斤,种公牛一头是一千零五十公斤,一头一千一百公斤,一千二百公斤的没有来。
问:每头牛产多少奶?回答:现在每头每天产六至八公斤。问:赔不赔钱?回答:不赔钱,挣
钱。

  刘主席在整个视察中提的问题和指示,石油有一记录。照抄于下:

  刘主席子八月七日来萨尔图油田视察,下午二时半即达让胡路。首先参观了西油库,下午
三时半到达萨尔图,随即参观了三排的一号注水井和一号转油站,马德仁钻井队和北一排52井
喷油后,到二号院参观了地质图表,汇报了油田情况,并和这里的局以上领导干部、安达市委
负责同志及龙凤炼油厂的领导干部开了座谈会。刘主席作了重要指示,最后和大家一起照了像。
于下午七时半离开萨尔图。刘主席在油田参观了近五个小时,对每个生产过程观看和询问的极
为详细。在马德仁钻井队参观时,还登上钻台,观看工人们的操作。

  刘主席来到萨尔图油田,给全体职工以极大的鼓舞。刘主席每到一处,群众都自动地从四
面八方奔来,向刘主席热烈鼓掌欢呼致敬,刘主席再三表示,这里的职工很辛苦,并向欢迎的
群众频频招手。

  现将刘主席在途中火车上听取汇报时和在油田参观过程中以及在座谈会中的指示、询问,
整理如下:

  一、从富拉尔基至萨尔图火车上,刘主席找去汇报了一个多钟头,主要汇报了松辽平原的
地质情况、构造情况、大庆油田钻探成果、生产试验区注水效果、目前生产情况和外围地区勘
探情况。 (下略)

  二、参观了西油库(下略)

  三、参观了注水站、转油站、钻井和油井(下略)

  四、在座谈会上,刘主席首先说:这里是一片兴旺的景象,希望很大。接着问这里的工人
生活还好吗?回答:生活还好。现在瓜菜都下来了,可以吃饱。省委和市委对生活抓的很紧,
职工主要利用业余时间也种了四万多亩地,庄稼长的不错,一个人平均种了七分地,家属平均
二分,个别也有种十来亩的。问:是公家种的还是私人种的?回答:主要是集体种的,只有家
属是谁种谁收。问:这样不花费很多时间吧?回答:也要花一些时间,虽然主要是利用业余时
间搞,但有时不免也要占一部分工作时间,问:有拖拉机吗?回答:有几台,不够用,主要靠
人力。问:这里也属齐齐哈尔市管吗?省委剑自书记回答:属松花江地委安达市委管。问:这
个地方将来人口达到多少?回答:按油田生产最高时期,职工将达到十六、七万人,包括钻井、
采油、油田建设、炼油、机修和运输等。曲常川同志插话:还有其它部门和服务行业也要十来
万人,总要上到二十五、六万人。刘主席说:二十五、六万人不能长期没有家属呀!暂时没有
可以,不能长期没有,这倒是一个问题,二十多万职工,一户平均按三口人计算吧!就是五、
六十万人,这些人吃饭、吃菜怎么办?剑白书记回答:这里和林区不一样,石油是在居民点附
近,同时比较分散,可以和农业生产相结合。我说在每个井排之间的空地,可以种菜园。问:
这里原来有多少人?曲常川同志回答:萨尔图这个地方有四万五千人。加上南面的杏树岗、大
庆共有十一万人。问:是城市人口还是农村人口?曲常川同志回答:是农业人口。刘主席说:
这里荒地很多,虽有些水坑坑,也不要紧。问:这个地方开采石油,对国营牧场有影响吗?石
油和畜牧业是否有矛盾?曲常川同志回答:这里整个草原有十八万公顷,油田只占六万公顷,
油田也不是一下子开发,矛盾不大,有三、四个牧场往外迁迁就行了。迁出后,油田还可以有
小帮牛群,剑白书记说:有点小矛盾,原来也提出过油井尽量减少占地问题。刘主席说:这个
地方最近几年要增加到几十万人,怎么建设?要规划一下。有些人是临时在这里工作的,将来
还要出去;有些人长期要在这里搞,所以需要盖些房子,职工宿舍、家属宿舍,要分散的搞,
不要集中到一块块;炼油厂、化工厂、机修厂、电厂等可以集中一点,将来职工家属来了,可
以增加一批劳动力,反正要盖房子,家属来了组织他们自己搞,公家帮助,采取自建公助的办
法,房子可以稍微建好一点,家属要很好的组织,多少户可以组成一个合作社或者生产队,又
盖房子,又开地,又种菜,否则这么多人吃饭全部依靠从外地调入问题很大。我看就是以十来
户为一个单位,公家先用拖拉机把地开好,交给他们去种,每十来户贷给两头牲畜,贷给一些
锄头、犁耙等,再贷点款,好好种地。在工业发展的时候,就要把农业组织起来,这样工业和
农业结合起来了,就不怕家属来。我在林区看了,亦工亦农的办法不行,叫工人去种地是划不
来的,亦农亦工可以,农民在农闲时,可以到工厂当临时工。现在你们发动群众利用业余时间
种地,但也总要占一些工作时间,一个工人一个月拿几十块钱的工资,叫工人种地不划算,不
如叫家属盖点房子、种点地,贷给他们些钱,和企业划分开,实行独立核算,家属愈来愈多,
要很好地把他们组织起来,剑白书记插话:这里有个房子问题。刘主席说:不只是房子问题,
还要吃饭、吃菜、要烧的.日用品供应等都要跟上。好了,就谈到这里吧。

   曲常川

  思聪同志并剑自书记:

  小平同志于七月二十三日来油区视察,从安达站到萨尔图,在火车上他指示要多种树。当
我们说已经栽了榆树,今年叫金龟子把树叶吃光了的时候。他说要多种杨树,好活、成材。他
站在窗口看了看防护林带,说要成立苗圃,把树栽成就搬家。他反复说种树的好处,说一棵树
就是一个小水库。

  小平同志指示的第二个问题是盖房子,告诉群众房子永远是自己的,四十年、五十年都是
自己的,给群众解决房木,叫群众自己盖,群众可以协作盖,互相帮助,一批一批的盖起来。
给群众划出盖房子的地方,房前房后留有余地,可以种菜和种树。

  到了萨尔图视察时的询问和指示,康部长有个回忆记录,照抄于下:

  小平同志于七月二十三日来萨尔图视察,上午八点半到达后,随即参观了孙玉亭钻井队,
北1—58井喷油,北一排二号转油站,干打垒房子,三排一号注水站及西油库。 十二点半返回
二号院。参观了地质图并介绍了油田情况。在二号院用过午饭,于下午两点离开萨尔图。在视
察过程中,询问了一些情况,并给予指示,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点:

  (一)小平同志对勘探工作很关心。到哈尔滨见面首先问到杜六井的气怎样,说这是一件新
闻,以前还没有听到过。当把情况汇报以后,他指示说:气,你们要搞快一点,找到气,能解
决大问题。说到已在杜六井以西、以北地区,及齐齐哈尔、富拉尔基等地打了几钻,看来这个
地区的地质情况比预计复杂。附近打的几口井没有见到这个气层。他说:气比油更活跃,你们
要好好找。

  (二)汇报了目前大庆油田的面积和储量以后。他说:现在七亿吨是肯定了,你们要搞到十
亿吨。有了十亿吨,一年就可以生产三千万吨。他对十亿吨特别关心,在谈话中有四次提到要
搞到十亿吨。

  (三)对油井产量间的很详细。在参观1—58井时,问这口井的每天产量多少? 工人答复用
十二毫米油嘴每天产量一百二十吨。后来解释到这口井是排液,生产井不能用这样大的油嘴,
只能用5—7毫米油嘴时间:用 7毫米油嘴能产多少?回答说可以产50多吨。小平同志说恐不止
这个数字,要有70—80吨。又问正常生产时能产多少?回答按全油田平均一口井30吨左右,他
说恐怕也不止此数。在汽车上,他就按70吨、80吨计算了一下,说一口井一天生产70吨,一年
就是二万五千多吨;一天生产80吨,一年就是二万八千多吨。说这是高产量的油井,是好井。

  (四)对注水工作很关心。在火车上问:你们现在注水还没有过关吗?回答按现在情况都是
好消息,水注的很顺利,效果也很明显,比预期的情况好。但这里也埋伏着问题,就是担心水
推进的不均匀,会沿着渗透性较好的油层跑的较快,形成单层突进。油井过早的被水淹。他问
多少时间就会淹掉?回答:今年就可能看出来。他说要出问题就早点出,好早点想办法。当汇
报到今年大会战的中心任务就是搞好十项试验和十四项技术时,他问什么时候可以搞完?回答:
有的今年年底可以见到初步结果,有的明年还要继续搞。

  (五)对职工生活特别关心,谈的也最多:

  第一,在哈尔滨他问现在职工生活如何?一月吃多少钱?回答:按过去一个工人平均一个
月吃十三、四块钱就够了。最近来了一批进口面粉,每斤三毛二分钱,这样花钱就多了,低工
资工人很紧。小平同志当时对省委李剑自书记说:进口面粉也不能抬高物价,按国内价格调拨。
以后李剑白同志见到我讲,要马上解决这个问题,按国内价格,以前多收的钱要退。

  第二,问职工冬季服装解决了没有,我说省委已帮助安排。

  第三,问食堂办得如何?回答:总的来看不算好,一是管理员的质量较差,二是伙夫的技
术不高,做的质量差。又问职工都在食堂吃饭吗?回答:只有个别人不在食堂吃饭。他说有些
人愿在家吃饭也可以,并说食堂要好好培植,不宜过头。

  第四,看了工人们在搞干打垒房子后,很满意。问干打垒搞了多少?回答:去年搞了三十
万平方米。又问今年搞多少,说原打算干三十万平方米,现在看来只能搞二十万平方米。他说
三十万加上二十万,就是五十万,每人平均十平方米。又问每平方米多少钱。回答:不算人工,
只十二、三元。他说这就能多搞。这时他对李剑白书记说,你们哈尔滨一人才平均 1.8平方米,
这个地方一人平均10平方米。他的意思是说还是搞干打垒来的快。

  第五,问日用品供应如何?讲到职工日用品很困难,一方面是东西少,另一方面是住地分
散,工人没有时间去街上排队,所以应买到的东西也得不到。他说他们最好办几个供销合作社,
送货上门,不然懒人不去上工,去排队能买到,好工人什么也买不上。供销社实行集体所有制,
按批零差价办。

  第六,说到家属问题时,为使职工家属暂时少来点,我们打算今冬明春轮流放假一月个,
他说这个办法很好。

  (六)对草原很感兴趣。看到沿井排种的庄稼:这个地方靠着铁路,有火车站,草原很平,
汽车到处可以跑;土地肥,到处能种地,说这个地方太好了。青海、玉门、新疆没有这个条件,
四川也没有。在四川你们要跟老百姓争地,还要毁稻田。所以他指示我们:

  第一、要好好种地,成立专业队,实行单独核算,开头两年要补贴点,以后就要自给自足。
农副业队生产的东西,也要实行等价交换,专业队是集体所有制,不要和企业混在一起。你们
要争取做到蔬菜、副食品自给。

  第二、看到油建公司养的猪以后,很高兴说:这里的养猪条件也很好,要好好养猪。他说
在密云调查,可以不喂粮食,就是喂草,喂草籽也可以长膘,要我们多打点草和草籽,多养点
猪。

  第三、看了公社的牛以后,说这里条件太好了,遍地是草。要我们也办个牧场,养点乳牛、
菜牛,养点羊。

  第四、井边要多栽些树,最好种核桃树,可以榨油。说树吸收水分,每棵树就等于一个小
水库。

  (七)看完油田后,表示说:这里的速度是快的。问到炼油厂跟得上吗?回答:龙凤炼油厂
原计划今年就把常减压部分搞起来,现在看今年上不去,争取明年搞成。他说看来速度比原设
想的慢点。

   曲常川

   一九六一年八月八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