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二节 地貌

第二节 地貌




  明水县东部是小兴安岭余脉之克拜丘陵地带,岗坡连绵起伏,沟壑纵横交错;西部属松嫩
平原,平坦开阔,一望无际。

  全县平均海拔249.2米,海拔最高程293.6米(永兴镇刘正己屯),最低程156.7米(县西南角
通达黄牛场),高低相差136.9米。地势是中部高,东西两侧渐低。从永兴镇西部起,南经团结
乡东部和永久乡西部,至双兴乡东部的东南—西北走向的一道岭,为松嫩流域的分水岭。由此
岭向东西两侧渐低,通肯河沿岸和西部草原最低。地势横断面呈不规则梯形。

  全县地貌可分为四个地区:

  一、丘陵岗地区

  分布在县城以东各乡镇,海拔170米至293.6米,地势较高。该地区有冲沟,呈树枝状,多
为东北——西南走向,成波状起伏,坡度一般是15度到20度。地面组成物质是黄土性亚粘土,
沟底及坡面上有被切割的第三纪白垩纪岩层出露。

  二、缓坡漫岗平原区

  分布在中部的明水镇和团结、通泉、双兴三个乡,海拔200米至271米。该地区坡度平缓,
岗顶平坦,自东北向西南倾斜。地面组成物质主要是黄土状亚粘土。

  三、低平原区

  分布在西部的友爱、东兴、育林、通达、崇德等乡镇,海拔156.7米至235米。地势东高西
低,平坦开阔,起伏甚微。地面组成物质为黄土状亚粘土。

  四、沿河漫滩区

  分布在通肯河西岸的河滩地区,地势低平,由于受河水泛滥的影响,局部形成低洼地,有
季节性积水。地面组成物质为淤泥质亚粘土、砂、砾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