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风灾
第三节 风灾
1955年6月4日下午4时15分到 6时许,由西北向东南刮起一场大风,风头高约 10米,风速
28米/秒,风力8级,最高达10级。在五区(现通泉乡)、六区(现崇德镇)和九区(现永兴镇)一带,
风疾雨暴,冰雹倾泻,有的房盖被揭掉,有的树木被折断,有的牲畜被打死。受灾最重的是五
六两个区。据五区正红旗(现红旗村)、四排三(现丰产村)、四排头(现红伟村)四个村调查:刮
揭房屋355间,刮断大树17棵。据六区调查:被冰雹打伤32人,打死马 4匹,猪27头,小鸡327
只。
1959年5月24日,全县刮起一场大风,受灾农田面积11 588垧。其中:绝产地块365垧,五
至七成灾害9 176垧,七成以上灾害 2 047垧;高粱受灾1 395垧,大豆500垧,小麦2 500垧,
玉米200垧,向日葵80垧,糜子90垧;折断树木699棵,刮倒房屋28间,刮倒碾房、畜舍、库房
157间,刮揭草房顶盖131间,部分损坏的1 697间,伤人两名。
1961年6月 29日上午至翌日上午,永兴公社连续遭十级大风的袭击,骤雨和冰雹交加,树
木被刮断,麻雀被打死,农作物叶子被打光。
1972年5月14日至15日,全县持续刮了29小时的大风,最大风速20米/秒,同时降大雪,形
成暴风雪天气灾害。暴风雪过后,有 200多根电线杆子被折断,165处线路被刮断,5台变压器
被刮掉,直接损失达17万多元。
1976年5月24日,从早5时至晚22时全县大风,平均风力8—9级,最大达11级,约有50万亩
农田受害,刮坏房屋2 735间,折断电线杆618根。
1984年8月3日下午4时至5时50分,永兴镇和繁荣乡的 4个村、17个屯和县第二良种场遭到
龙卷风袭击,风带长约10公里,宽 100米。风过之后,村屯房屋和农田作物都不同程度地受害。
有2人死亡,6人受重伤,4人受轻伤,82间房屋遭破坏,两匹马受伤,1条狗和近百只家禽被卷
走。一户农民的马车被风刮得越过房顶,飞出 200多米后摔得粉碎。还有一户农民的牛原来拴
在胶车上,车被卷到北边20多米,牛被卷到大沟南沿。农田受灾面积7 850亩。其中葵花2 000
亩,全都被折断或揪头。刮断树木 380棵、高压水泥电柱7根、高压线1 000多米,总计损失达
30余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