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二节 乡镇2

第二节 乡镇2




  八、永久乡

  永久乡位于县城东南13公里处,东与兴仁镇毗邻,北与永兴镇相连,西与双兴、西北与团
结乡相接,南与青冈县民主乡、兴华镇接壤。面积为 124.6平方公里。人口19 225人,其中有
满族7人。全乡共划分为14个村、79个村民小组、49个自然屯。乡政府驻岗刘屯。

  岗刘屯,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由刘祥开荒建屯。因地势较高,故被人称为岗刘屯。永
久乡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属青冈县升恒社。民国12年(1923年),属明水设治局南乡(第2区)。
民国 18年(1929年),属明水县第3区。伪满大同2年(1933年),属明水县第 6保。伪满康德5年
(1938年),属依仁村(现永久丰盛)。1946年,属明水县第 3区。1950年为明水县太平区。1956
年属明水县双兴区。1958年由10个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联合成立永久人民公社。1984年 4月29
日改为永久乡。

  永久乡土地平坦,土质肥沃,适宜发展农业。现有耕地面积 111 925亩,林地23 725亩,
修有继丰、丰饶两个小型水库。粮食作物以玉米、小麦、高粱、大豆、谷子为主,经济作物有
甜菜、葵花、亚麻、马铃薯等,解放前,粮食亩产130斤,现在最高达332斤。

  乡镇企业也有发展,现有皮革、亚麻原料、被服、米面加工、榨油、木工、农机修配等工
厂。年产值23.5万元。

  永久乡现有医院1处、村卫生所14处、中学1所、小学17所。乡所在地有供销社、文化站、
饭店等。

  永久乡交通比较闭塞,有公路通往县城、双兴和兴仁。

  九、树人乡

  树人乡位于本县东南部,距县城26公里。北靠光荣乡,西连兴仁镇,南接青冈县兴华镇,
东隔通肯河与海伦县伦河镇为邻。全境面积为 101.61平方公里,人口 17 131人,其中有满族
120人。乡辖10个村、58个村民小组、40个自然屯。乡政府驻尖山子屯。

  尖山子屯原名马庆福屯。由于地势较高,故有尖山子之称。树人乡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
属青冈县升恒社。民国 12年(1923年),属明水设治局东乡(第2区)。民国18年(1929年),属明
水县第2区。伪满大同2年(1933年),为明水县第3保。伪满康德5年(1938年),属明水县利金村
和兴通村。1946年属明水县兴仁区。1958年属兴仁公社。1962年从兴仁公社东部划出 7个生产
大队成立人民公社。由于该乡在 1956年实行小乡制时为树人乡,故定名为树人公社。1984年4
月29日改为树人乡。

  树人乡地处丘陵地区,通肯河从其东界流过,撇拉河在其北部流向通肯河。西部丘陵起伏,
土质瘠薄; 东部平坦低洼,土质肥沃,但易内涝。为了防御自然灾害,修筑了通肯河防洪堤9
公里和太阳沟水库一座。有耕地90 595亩,草原251.8亩,水田102亩。粮食作物以玉米、大豆、
谷子、高粱为主,有少量水稻;经济作物主要有甜菜、马铃薯和葵花。解放前,粮食产量百斤
左右,解放后最高达406斤。

  东部草原地区盛产小叶章(苫房草)、三棱草、靰鞡草等草类和防风、柴胡、百合等药材。
通肯河套一带出产鱼、虾、蛤蜊等水产品。

  树人乡乡镇企业从无到有,有综合修配厂一个,内设米、面、油和机械加工等车间,生产
座钳和短路式电焊机等。年产值55.5万元。

  树人乡现有医院1处、村卫生所10处、中学1所、小学10所、文化站1处、供销社1处。

  树人乡与县城及相邻乡镇有公路相通。

  十、光荣乡

  光荣乡位于本县东北部,距县城40公里。南靠树人乡,西邻繁荣乡,东隔通肯河与海伦县
伦河镇、联丰乡、联合乡相望,北连拜泉县的三道镇。面积107.27平方公里。人口19 864人,
其中有满族1 398人、蒙古族78人、回族4人、还有日侨1人。全乡共有 11个村、78个村民小组、
52个自然屯。乡政府驻腰曹家屯。

  腰曹家屯之“腰”字,系“幺”字之误。光绪26年(1900年),由曹福禄开荒建屯。咸丰元
年,(1851年),光荣地区属清朝的“津贴地”。光绪32年(1906年),属拜泉县兴仁社。民国12
年(1923年),属明水设治局东乡(第2区)。民国18年(1929年),属明水县第2区。伪满大同 2年
(1933年),属明水县第3保。伪满康德5年(1938年),属明水县沛兴村(驻吕家沟屯)一。伪满康
德7年(1940年)属明水县梅纯村。1946年属明水县第4区。1950年属古城区。1958年属繁荣公社。
1962年从繁荣公社分出,定名为光荣公社。1984年4月29日改为光荣乡。

  光荣乡地处通肯河畔的丘陵地带,通肯河流经其东界24.9公里,境内有二道沟子等较大的
自然冲沟 6条,沟壑纵横交错。地势北高南低,西岗东洼。西部属黑土,东部河谷地带多河淤
土和砂土, 土质肥沃。在通肯河沿岸修筑了 26公里的防洪堤,在金山修水库一座。现有耕地
90 294亩,林地13 529亩,草原3 578亩,水田440亩。粮食作物以玉米、谷子、大豆、高粱、
小麦为主,还有少量水稻;经济作物主要是甜菜、亚麻、葵花等。粮食亩产量,解放前只有130
斤,现提高到430斤。

  东部草原盛产小叶章、靰鞡草、三棱草等草类和车前子、大力子、荆介穗、红花、芦根、
水三七、防风、三棱黄芪、桔梗等药材。河套一带有鱼、虾、蛤蜊等水产品。

  乡镇企业从无到有,发展较快。现有米面加工厂、亚麻厂、制油厂、机械修配厂等。年产
值45万元。

  解放前这里缺医少药,现有医院 1处,村卫生所12处。解放前,这里没有学校,现有中学
1所、小学12所。乡所在地有文化站1处、供销社1处。

  光荣乡交通便利,有明海(明水——海伦)公路从境内通过。

  十一、繁荣乡

  繁荣乡位于县城东北31公里处,东邻光荣乡,南靠树人乡,西连永兴镇,西南接兴仁镇,
北与拜泉县的新生乡毗邻。面积 104.53平方公里。人口15 884人,其中:满族1 962人,蒙古
族26人,朝鲜族1人。全乡共分8个村、67个村民小组、34个自然屯。县第二良种场在其境内。
乡政府驻梅纯屯。

  梅纯屯,在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由梅纯开荒建村。因梅纯的“纯”字与“村”读音相近,
故后人称此屯为“梅村”。至元二十四年(1287年),元王室的宗王乃颜叛反,后被平息,曾在
此地建一城堡,历史上称为乃颜故城。因境内有此古城,故定名古城区。

  咸丰元年(1851年),此地属清朝之“津贴地”,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属拜泉县兴仁社。
民国12年(1923年),属明水设治局东乡(第2区)。民国18年(1929年),属明水县第2区。伪满大
同2年(1933年),属明水县第5保。伪满康德 5年(1938年),为明水县梅纯村。1946年为明水县
第4区(驻地矫家沟屯,1948年迁到梅纯屯)。1950年为明水县古城区。1958年由 13个高级农业
生产合作社联合成立人民公社。因1956年实行小乡制时属繁荣乡,故定名为繁荣人民公社。1984
年4月29日改为繁荣乡。

  繁荣乡地处丘陵地带,头道沟从其东部流过,撇拉河在其西界,境内丘壑相连,连绵起伏。
土质多为黑土,适宜发展农业。

  全乡共有耕地面积91 150亩,林地15 462亩,草地6 249亩,水田3 515亩。有自兴、幸福
等两座小型水库。粮食作物以玉米、小麦、大豆、谷子、高粱为主;经济作物有葵花、亚麻、
甜菜、小麻籽等。解放前,粮食亩产130斤,现在最高达388斤。

  乡镇企业解放前一无所有,现在有制米、皮革、榨油、被服、农具修配等。年产值59.1万
元。

  解放前这里只有3所小学,现有中学1所,小学13所。乡所在地有供销社、药材商店、收购
站、粮库、文化站等。解放前这里缺医少药,甲状腺肿、大骨节、克山病等多发病、地方病盛
行,现在有医院1处、村卫生所12处,经过预防和根治,原有的地方病和多发病已基本绝迹。

  繁荣乡交通方便,明海(明水——海伦)公路从境内通过。

  十二、通泉乡

  通泉乡位于本县北部,距县城14公里。南与团结、友爱乡相接,西与崇德镇相邻,东与永
兴镇相连,北与拜泉县的爱农、繁荣乡接壤。面积148.55平方公里,人口22 109人,其中有满
族947人。全乡划为 11个村、83个村民小组、36个自然屯。乡政府驻五排头屯。境内有县第一
良种场。

  民国12年(1923年),为明水设治局北乡(第五区)。民国18年(1929年),为水明县第 5区通
泉镇。伪满大同2年(1933年),为明水县第8保。伪满康德5年(1938年),为明水县通泉村。1946
年为明水县第5区。1949年为明水县通泉区。1956年为通泉区通泉乡。1958年由2个乡、14个高
级农业生产合作社联合成立通泉人民公社。1984年4月29日改为通泉乡。

  通泉乡东部为丘陵地带,西部为平原。多属黑褐土,适宜发展农业。耕地面积 145 795亩,
有红旗小水库 1座,塘坝21个。粮食以玉米、小麦、高粱、谷子、大豆为主,经济作物主要是
甜菜、亚麻、葵花籽等。解放前粮食亩产120斤,现最高达245斤。

  乡现有综合工厂一个,内设机加、修配、制粉、制油、木工等车间,另外还有亚麻厂和制
砖厂。年产值55.7万元。全乡有医院1处,村卫生所15处,完全中学1所,小学15所。乡所在地
有供销社、收购站、邮电局、银行营业所、农机站、广播站、兽医所、水利站,种子站、文化
站等。

  哈黑公路纵穿该乡境内,交通比较方便。

  十三、育林乡

  育林乡位于本县西南部,距县城26公里。东邻友爱、东兴乡,南接青冈县北兴乡,北靠通
达镇,西连林甸县太阳升乡。总面积162.25平方公里。人口20 328人,其中有满族 216人。全
乡共划12个村、64个村民小组、46个自然屯。乡政府驻毛家烧锅屯。

  光绪三十年(1904年),育林乡属青冈县所辖之荒原,人称大青岗。宣统二年(1910年),毛
明新等人领荒开垦,故定名为毛家窝棚。民国 6年(1917年)毛家开大车店,又改称毛家车店。
民国13年(1924年),毛家办起烧锅,后又被人称为毛家烧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属青冈
县祯祥社。民国12年(1923年),属明水设治局西乡(第4区)。民国 18年(1929年),属明水县第
4区。伪满大同 2年(1933年),属明水县第7保。伪满康德5年(1938年),为明水县沛兴村,194
3年改为裕善村。1946年为明水县第8区。1950年为明水县胜利区。1956年为明水县幸福乡、胜
利乡。1958年由 10个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联合成立了胜利人民公社。 1960年划归通达公社。
1961年划出,1981年经省人民政府批准,更名为育林公社,1984年4月29日改为育林乡。

  育林乡地势平坦低洼,多草甸腐殖土和轻碱土,渗水性较差。东部为耕地,西部为草原,
属半农半牧乡。境内修排水渠主干2条,支干6条,共65.6公里。引嫩河干渠从西部通过。有耕
地107 856亩,林地21 782亩,草原 37 391亩。粮食作物以玉米、小麦、谷子、高粱为主;经
济作物有甜菜、葵花、亚麻等。粮食亩产由解放初的150斤增长到290斤。畜牧业以马、奶牛、
羊、猪为主。另外种桑、养蚕、养蜂、种药、养鹿业也有发展。西部出产大量碱草、芦苇等草
类、药材和黄花菜等土特产。

  乡镇企业有皮革、亚麻、榨油、机械修配等工厂。年产值 182万元。乡所在地设有中学、
文化站、广播站、供销社、家畜卫生院、收购站、农机站等,全乡共有小学13所,村卫生所13
处。

  育林乡与县城和相邻乡镇都有公路相通。

  十四、友爱乡

  友爱乡位于县城西13.5公里处。东与团结乡相接,南与东兴、胜利两乡毗邻,西与通达镇
相连,北与崇德镇、通泉乡相接。面积92.66平方公里。人口12 929人,其中有满族5人。乡辖
8个村、46个村民小组、33个自然屯。乡政府驻王占一屯。

  民国11年(1922年),由王占一开荒建屯,故得名王占一屯。民国12年(1923年),属明水设
治局西乡(第4区)。民国18年(1929年),属明水县第4区。伪满大同2年(1933年),属明水县第7
保。伪满康德5年(1938年),属明水县兴旺村。1946年属明水县第7区。1956年属明水县通达区。
1958年归向荣畜牧场。1961年单独成立公社,因小乡制时为友爱乡,故定名为友爱人民公社。
1984年4月29日改为友爱乡。

  友爱乡地势低洼平坦,除碳酸盐草旬土外,还有少量碱土,土质渗透力弱。有耕地70 953
亩、林地13 514亩,草原18 858亩,是个半农半牧乡。粮食作物以玉米、小麦、谷子、高粱、
大豆为主;经济作物主要是甜菜、亚麻、葵花等。建社初期粮食亩产100斤,现在最高达300斤。

  乡镇企业从无到有,建社以来先后建了粮食加工厂、亚麻厂、酒厂、木工厂、综合修配厂,
年产值在123万元左右。乡所在地设有供销社、收购站、广播站、文化站、饭店等。

  该乡现有医院1处、村卫生所9处,中学1所、小学9所,

  明海(明水—海拉尔)公路横穿其境,交通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