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三节 栽培技术

第三节 栽培技术




  建国初期,在改进农业技术、推广增产经验方面,一是进行选种。推广抗灾、高产、早熟
的优良品种。做到“种籽纯”、“粒饱满”,发动群众进行筛选、挑选、大豆粒选。秋季普遍
实行田间选种与穗选。二是多施农家肥。提倡攄口肥、用血泡、苏子拌种做种肥等。三是提倡
精耕细作。大田做到三剷三


细剷细


小麦锈病、黑穗病以及夜盗虫、截虫等病虫害。

  在耕作技术措施方面,1956年提出了改大垄为小垄(将原有2.4尺的大垄改为2.1尺或1.8尺
的小垄);改低产为高产; 改单种为混种;改旱田为水田;改粗放耕种为精耕细作。50年代,
在总结丰产经验的基础上,开始推广大豆丰产村石人岗的大豆“满垄灌”种法;对面城村玉米
“刨埯种”的种法,以及谷子、高粱宽播等措施,改变了过去扣种出苗不匀、


的粗糙耕作法。60年代,随着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变垄作为平播的有小麦、亚麻、大豆,


的谷子、高粱改为垄上分条播,玉米改为一埯双株。70年代,机械平播作物扩展到谷子、高粱、
玉米,并将小麦50公分行距改为0.75公分行距。亚麻采取重复播法;大豆60公分单条改为双条
和45公分单条。80年代,玉米开始使用硫酸锌,甜菜用稀土微肥,大豆用亚硫酸氢钠以及三碘
苯钾酸。对各种作物和蔬菜,推行浸种、拌种和叶喷。在栽培技术上,开始推广谷子簇播、地
膜覆盖、玉米育苗移栽以及水稻早育稀植等。在宣传指导增产技术、提高农民科学种田水平方
面,1952年县政府在兴仁区石人岗村建立了一个农业技术推广站。1954年,县区两级普遍建立
了农业技术推广站,负责研究、指导和推广农业技术。当时推广了肇源县的“等距宽播、合理
密植、间苗保苗、分期追肥”的丰产经验。并建立了18处农业技术传授站,培训农业技术员,
传授农业知识和栽培技术。1984年,明水县建立了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负责农业技术的研究、
指导、引进、推广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