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水利工程 自1958年到1985年,全县先后修筑了爱国、繁华两个中型灌区,流域面积为 288平方公里,
设计灌溉面积为 2万亩,有效灌溉面积达到 1.4万亩。15处万亩以下小自流灌区,流域面积共
224.7平方公里,设计灌溉面积为5 400亩,有效灌溉面积为1 400亩。修建塘坝 71处。重点治
理大型涝区1处,中型涝区3处。已修干渠25条,长90公里,支渠 36条,总长101公里,完成土
方380.8万立方米,达到了五年一遇标准,完成除涝面积44.88万亩。修筑通肯河堤防35公里,
打电机井653眼。
1949年,政府动员人民群众进行治水、用水工程的修复。对东部丘陵地区解放前遗留下的
残破工程进行了补修并整修了金山口、黎明等灌区。
1953年,补修兴仁灌区拦河坝、河道护岸、渠道进水口各1处。
1957年,织织群众进行防洪治理,修筑通肯河堤防 35公里,控制沿岸5.4万亩农田免除水
患并根据“蓄泄兼治、以蓄为主”的方针,政府提出了“三年内基本消灭水旱灾害”的口号,
在全县内掀起了兴修水利的群众运动。1958年以来,相继修建了双宏、继丰、金山、丰饶、石
兴、宏胜等 6座小型水库。这些小型水库灌溉不配套,有主体工程无田间工程,塘坝只能蓄水,
不能泄洪,每遇洪水都要冲垮一部分。修建的 5处扬水站,由于主体工程不配套,田间工程没
有形,水既扬不上山,也进不了地。
1959年修建了爱国水库。1960年,党和政府提出“大干一冬春,实现水利化”的口号。全
县挖大口井、打小土井700多眼,结果都因干枯无水而报废。
1964年到1965年,利用小锅锥打井,工艺有所提高。但配套跟不上,没有保护措施,每年
积淤堵塞数量不少,全县有效灌溉面积只在万亩左右。
1967年修建了树人公社太阳沟水库,1968年修建了繁华中型水库,1969年修建了繁荣公社
自兴水库,1971年修建了双兴公社双合水库,1972年修建了兴仁公社石兴水库,1973年修建了
团结公社美丽水库,1974年修建了团结公社先锋、永兴公社前锋、繁荣公社古城等 3座水库。
建国以来,在6个五年国民经济建设时期,国家对水利投资2 342万元。
明水县水利工程图
全县水库建设基本情况表 单位:万元、米
塘坝71处,灌溉农田0.49万亩
国家对水利建设的投资情况表 单位: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