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简况 明水建材工业生产资源贫乏,建材工业比较落后。民国初期,届民建房均是土平房或起脊
草房,用土坯或用草作“拉哈辫”砌筑墙体,东部草房较多,中、西部大部是土平房。
30年代出现了粘土青砖。民国19年(1930年),在城东郊(永兴乡光明村)有小砖窑 1处,年
烧青砖2万块。伪康德2年(1935年),粘土红砖在明水问世。
解放以后,1946年由政府帮助,个人集资,组织制砖匠人成立了两个砖业小组。1956年对
私营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时,由两个砖业组转建成制砖生产合作社和瓦盆生产合作社,从
业人员20人,年生产红砖60万块。1958年“大跃进”时期,制砖社与瓦盆社合并为砖瓦生产合
作社。1959年由手工业砖瓦社、镇砖厂合并过渡为全民所有制的砖厂。生产工人达到百余人。
自制1台铁木结合的制砖机,生产少量的机制砖。烧制也由马蹄窑改修成7门串窑,年生产红砖
100万块。同年,建设系统建立了水泥厂,生产出低标号水泥 30吨。1962年调整时,水泥厂因
设备不配套,产品质量低被关闭了;转退成制砖厂,恢复了手工业砖社和盆社。1966年,随着
农村水利建设的需要,建立了全民所有制的水泥制品厂,生产各种型号的水泥井管和电柱。1974
年由县自筹,省支持建立了地方国营明水县制砖厂。当年成立了集体所有制的保温建材厂,主
要生产珍珠岩粉。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建材工业发展很快,到1985年全县有建材工业企
业5户,其中全民所有制企业2户,集体所有制企业 3户,有职工530人,完成工业总产值123万
元。
历年建材工业发展情况表 单位:万元
续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