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电信 一、电信网路
民国13年(1924年),县城至通达、白家店架设电话线路2条。
伪满期间,康德元年(1934年),有电报线路2条,其中明水至哈尔滨1条,明水至安达 1条。
有电话线路70.5对公里,其中长话杆线总长41公里。明线条总长39.5对公里。伪满康德2年(1935
年),警备电话局架设线路3条,即明水至安达、明水至青冈、明水至拜泉。警备电话架设通哈
尔滨警备厅的长途电话线路1条,县至农村中继线路5条,电话机14部,杆路总长度119.23公里,
明线条总长度68.3对公里。有明水至安达人工电报电路1条。
建国后,1949年,本县有长途电话线路5条,其中通安达2条,拜泉2条,青冈1条。县至乡
镇电话线路6条,农村交换点1处,电话机7台,杆线长度136公里,明线条长度78对公里。明水
至齐齐哈尔,有人工电报电话线路1条。
1976年,有长途电话线路7条。其中:通往哈尔滨 1条,安达、绥化各2条,青冈、拜泉各
1条。县至公社的电话线路 19条。农村共有电话机394台,杆线总长度184公里,明线条总长度
306对公里。电缆总长度1.1皮长公里,明水至哈尔滨电信电报线1条。明水至气象站电报线1条。
1985年,共有长途电话线路15条,其中:通往哈尔滨3条、安达5条、绥化 3条,青冈、拜
泉、齐齐哈尔、大庆各1条。县至乡镇中继线路10条。
二、电信设备
民国13年(1924年),明水电话所有“西门子”交换机1部,“莫尔斯”电报机1部。
伪康德元年(1934年),设有50门总机1部,单机23部,电报机 1部。伪康德2年(1935年),
设警备专用电话,安装交换台1部,全县共安装电话40台。
新中国成立初期,1949年,县邮电局设有人工电报机1部,磁石长途交换机 1部,200门总
机2部,单机67部。1976年有11个公社装配了载波机。
1985年有1—4路载波电报机1部、电传打孔机 1部、55型电传机2部、短波发信机16部、15
瓦发信机整流器4部、纵横制905市话交换机800门、柴油机 2台、电缆充气机1台、市话电缆总
长度23.7皮长公里、市内明线58杆程公里。
全县历年电信电路、电信主要设备情况表
续表
三、电信业务
(一)电 报
民国21年(1932年),明水县城内自设电报电话局始开办电报业务。采用话传方法收发报,
后于民国23年(1934年)改换成人工音响收发报机发报。
伪满期间,康德2年(1935年),警备电话局设人工电报机供县警察署专用。
新中国成立后至1963年县邮电局开始设无线电台,1978年改用电传打字机收发报。
1985年,电报业务收入55 682元,比建国初期增加63倍。
(二)电 话
1.长途电话 民国13年(1924年),本县对外开办长途电话业务。伪满康德 2年(1935年),
长途电话业务有所扩展,有长途电路4条。
建国后,全县长途电话业务逐年扩大,至1985年长途电话业务收入 152 729元,比建国初
的1949年增长6.5倍。
2.市内电话 民国12年(1923年),本县县城内开始安装市内电话。伪满康德2年(1935年),
县城内有电话 30台。从1979年起,市内全部改为拨号电话机。到1985年市内共有电话机822部。
3.农村电话 伪满康德元年(1934年),本县农村开始使用电话,共有电话机14部,杆路
总长119.23公里,线路68.3对公里。
解放后,农村电话发展迅速。1957年,部分公社设置了农村电话交换机,1961年以后,各
公社全部安上了交换机。至1985年,全县农村有电话机387部,杆线总长745公里。
全县历年电报、长途电话、农村电话交换量一览表 单位:次、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