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二节 伪满县政权

第二节 伪满县政权




  伪大同元年(1932年) 6月,日本侵略军侵占了明水县城。为了加强对明水县人民的统治,
成立了伪明水县政府。伪满大同2年(2933年)7月,伪满当局颁布了《县政改组办法》,将原县
政府改为县公署。

  一、伪县公署的机构设置

  伪满大同2年(1933年),伪县公署设县长、参事官、副参事官各 1人(参事官均由日本人担
任),下设总务科(内置庶务、会计、文书三个股);内务科 (内置行政、教育、实业三个股);
警务局(内设警务、司法、特务三个股),财务局 (内设征收、理财两个股)等5个科(局)。此外,
还分设了电话局、司法科、监狱等三个单位。

  伪康德5年(1938年),参事官改为副县长 (仍由日本人担任)。县长、副县长下设总务、行
政、财务、警务、实业等5个科。

  伪康德 6年(1939年),日伪当局为了加强反动统治,又将伪县公署进行了充实和扩大,具
体设置如下:县长、副县长(日),下设总务科 (下属庶务、文书、经理、人事4个股)主管行政
经费、文书收发、物品保管、总务接待等事宜;民政科(下属街村、管理、文教、建设 4个股),
主管区划、保健、教育、建设等事宜;实业科(下属农村、畜产、经济、开拓 4个股),主管工、
农、商业及土地开发等事宜;财务科 (下属理财、征收2个股),主管地捐契税、牲畜宰杀税捐、
农业租税收缴、财政执行情况等事宜,警务科 (下属经济、保安、警务、司法、警察、特务等
6个股),主管警察、警务、保安、司法、经济政策等事宜。

  以后历年县公署机构多有变更和扩充,使其统治机构不断扩大和完善。

   伪满康德12年(1945年)伪县公署组织机构表



   伪满时期历任县长更迭表



   伪满时期伪县政府参事官更迭表



  二、保甲制的行政机构 伪满大同2年(1933年)6月1日,实行保甲制,全县共划分9个保、
153个甲、1 828个牌。各保、甲、牌的机构设置及区域划分如下:


   伪满时期保甲制政权机构一览表



  三、街村制的行政机构 伪满康德5年(1938年)3月 1日,废止保甲制实行街村制,全县共
划分为1个街,20个村,134个屯。街设街公所,置正、副街长各 1人;村设村公所置村长、助
理、司计各1人,下设庶务、动员和国兵民计等3个系。日伪当局通过这些行政组织,把人民群
众严密地控制起来。还利用这些邻保组织,要国兵、收出荷、抓劳工、派捐税、摊献纳金等等,
对人民进行残酷的政治压迫和疯狂的经济掠夺,给全县人民造成了极大的灾难。街村机构设置
情况如下:

   伪满时期街村制机构设置一览表






  日伪当局为了加强统治,又在伪满康德7年(1940年)进行了并村,全县共划为1个街、8个
村;康德10年又划为1个街、10个村。

   伪满时村公所机构设置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