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三节 解放后行政人员

第三节 解放后行政人员




  1945年冬,除中共中央东北局派来一部分干部接收明水、开展工作外,还保留了一部分伪
满时期的伪职人员从事工作。1946年春,办了军政干部学校,共培养学员 120多人,除一部分
输送给军队外,其余绝大多数都分派到县内各级政权中进行工作。1947年,在反奸除霸、减租
减息、土地改革运动中,又培养和吸收了一批骨干分子,充实了干部队伍。到1948年,县政府
共有工作人员117人,其中有县长1人,政府秘书2人,秘书室文秘人员4人,科长 5人,科员16
人;公安局长1人,侦察员5人;公安队长1人,公安战士49人,通讯班长1人,通讯员11人;看
守长1人,看守6人;勤杂人员13人。

  建国后,县内干部来源有六条渠道:一是上级派来的工作人员,二是在各种运动中涌现出
的积极分子中进行选拔;三是从不脱产的干部中进行选拔;四是从县创办的各种学校的毕业生
中进行选拔,五是从社会上直接吸收;六是国家分配的大中专学校毕业生。

  1979年,从“以工代干”、“以农代干”的人员中转为国家正式干部 1 725名。1980年以
后,又有62名户籍警、刑警、治安警转为正式干部。1984年,干部制度实行改革以后,全县共
有招聘合同制干部47名。到1985年末,全县共有各类干部4 944名,其中有县团级干部 34名,
科(局)级干部546名,股级干部1 210名,一般干部3 154名。

  一、干部分布

  干部分布历年均有变化,现将几个主要年份列表如下:

   明水县几个主要年份干部分布情况表



   1985年省业务主管部门直接管理的单位干部分布情况表



  二、干部构成

  明水县的干部构成,无论从阶级出身、文化程度、工作工龄上看,还是从平均年龄、承担
职务等方面看,都有很大变化,现将有据可考的情况记载如下:

   1945年县、区两级干部构成情况表



   全县县、乡、村干部年龄变化情况表



   1985年全县干部工龄状况表



   1985年全县干部文化素质状况表



   明水县建国后行政干部一表



  三、干部培训

  明水县干部培训分 3种形式:一是输送到中央、省、地、县各级党校进行政治理论学习;
二是输送到各级干部专修班进行业务学习;三是选送到各大专院校或县办的干部文化校进行文
化学习。从解放初到1985年底,全县送中央党校学习的1人,去省委党校学习的158人,去地委
党校学习的582人,在县委党校学习的12 527人。去中央各种干部专修班学习的 29人,去省级
各种干部专修班学习的562人,去地级的各种干部专修班学习的411人,在县内举办的各种干部
专修班学习的12 912人。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为了适应干部“四化” (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
的要求。县委先后选派31 9名干部上电大进行文化学习。通过学习和培训,使各级干部的政治
素质、业务能力和文化知识都有很大提高,使干部更加适应体制改革和四化建设的需要。

  四、干部调配

  自1949年至1985年,为解决干部夫妻两地生活和搞好人才交流,与外地协商调进调出干部
2 196名,其中调进干部 818名;调出干部1 378。其中调至本地区外县的 651名,调往外省的
727名。

  自1949年至1985年,上级分配给本县部队转业干部321名,其中团级干部4名,营级干部25
名,连级干部121名,排级干部171名。均按照上级有关规定,参照在部队的原职务,分别安排
到县、部(办)、科(局)做领导工作和按一般干部使用。

  自1949年至1985年,国家统一分配给本县大中专毕业生1 629名,其中大专毕业生287名,
中专毕业生1 342名。均根据他们的所学专业,给予了对口分配,达到了学以致用。

   明水县历年干部调配情况一览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