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二节 科研活动

第二节 科研活动




  一、工业科研所的科研活动

  1978年考察了乳品生产工艺及设备,维生素B2生产工艺及设备。1979年完成了纸箱生产的
工艺及设备的考察,指导纸箱厂建厂。完成了县食品厂建厂设计,研制成酥糖切糖机,获县科
技成果二等奖。1980年完成了针织厂建厂考察,编制了实施任务书,指导针织厂建厂。完成了
乳品厂建厂考察,编制了设计及实施任务书,指导该厂建厂。1981年完成了乳品厂建厂指导工
作,研制成喷雾干燥塔和管式杀菌器,分别获县科技成果一等和三等奖。本年还完成了沪明联
营糖果厂建厂考察,编制了实施任务书,参与了该厂小生产线及奶糖生产线的建设。1982年参
与了汽泵厂转为冷饮厂的建厂工作,主持了冰棍及糖果生产线的施工。1983年初步进行了全县
工业企业概况普查,提出了明水县工业发展总体规划,本年还完成了明胶、发泡粉生产工艺及
设备考察。1984年完成了饮料、罐头的生产工艺及设备考察,编制了设计及实施任务书,指导
并参加了汽水生产线的建设。1985年参加了五八三厂新产品震源弹的试制及生产线的建设。

  二、农机科研所的科研活动

  1961年研制小麦收割机成功,制成样机一台。1971年引进推广三条


革“土龙江”犁,试制成样机2台。1972年引进推广水磨82台。1973年引进改革三双(双杯、双
盘、双开沟器),上播种机,试制成样机 18台,获县科技成果二等奖;引进推广了深松播种犁
30台。1974年研制颗粒肥机成功,制出样机6台,每台每小时制颗粒肥2吨。1975年根据外地图
纸,引进了平地合墒器,制成样机1台。1979年至1980年推广三轮小拖配套中耕犁 30台。1981
年引进改革了2BS~2型(龙江3)播种机360台,在原有深松、施肥、开沟、播种、覆土的基础上,
增加镇压


该机提高劳动效率30倍,比大拖减少油耗 78%,获县科技成果二等奖。1983年引进改制地膜覆
盖机成功,提高劳动效率20倍。获县科技成果一等奖。1984年至1985年推广2BT~1型通用单体
播种机420台,可播四大作物:高粱(双行拐子苗)、大豆(单粒摆双行拐子苗)、谷子(簇播)、
玉米(等距单株)。

  三、农业科研所的科研活动

  1964年试验推广克强、克壮小麦新品种。1966年至1970年进行了玉米、大豆、小麦、谷子、
高粱五大作物品种试验,选出了黑玉53、黑玉71、黑玉78玉米新品种,在全县大面积推广。自
1967年至1984年先后6次去海南岛进行良种繁殖,共繁殖出玉米、高粱良种3万余斤。1970年通
过南繁加代繁殖的不孕系良种,供本省三个地区和外省110个市县南繁制种需要。1971年至1976
年经过试验选出了龙16、龙 7号糜子品种,在全县大面积推广,进行玉米埯种双株、高粱双行
拐子苗、谷子平播等增产试验,还进行了大豆晚播增产试验,以上各项都已在全县推广。1977
年至1980年试验并推广了玉米薄膜育秧。经过试验推广了龙单1号、嫩单1号玉米。高繁推广了
克旱 7号小麦新品种。开展了病虫害预测预报及新农药试验。1981年开展了新品种和新技术两
个项目18个课题的试验研究,确定高粱齐A×克69—48—5新品种,大面积推广玉米叶喷30烷醇
新技术。1982年开展了作物品种试验、植物保护、土壤肥料、栽培技术 4个项目19个课题的试
验。玉米施锌技术、马铃薯整薯播种增产技术在全县大面积推广。1983年以中间试验为主,承
担省地31个课题的试验研究。甲基硫环磷防治甜菜象虫、青刀豆栽培技术、大豆灌水技术的研
究,获得成功。1984年开展 4个项目20个课题的试验研究,经试验确认玉米育苗移栽技术是玉
米增产的有效途径,在全县大面积推广。磷胞菌施用技术的研究、根瘤菌对大豆结瘤菌氮及产
量影响的研究,都获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