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三节 节约能源

第三节 节约能源




  一、沼气的利用

  1974年县科委在县城东南隅费姓家中建8立方米室内水泥沼气池一个,日产气0.3立方米,
可供做饭、点灯使用。

  1975年,县成立了沼气办公室,编制 7人。当年在双兴公社农科站第一、第二生产队,试
建三合土沼气池成功。两个队共56户,家家建池,其中室内池 3个、室外池53个。1976年,绥
化地区在明水召开沼气工作现场会议,有全区各县 200余人参加会议。当年明水被黑龙江省定
为沼气研究重点县。抽调本县沼气技术人员赵树清先后去呼兰县、海伦县指导建池。1978年在
东兴公社东风大队又建起沼气池 5个。1979年又在团结公社美丽大队建起浮沉缸式的沼气池15
个。1980年在胜利公社示范大队建成密封式排水贮气沼气池11个。同年 8月11日,在胜利公社
(今育林乡)召开现场会议,黑龙江省沼气办公室、绥化地区沼气办公室、本县各公社负责人参
加了会议。8月 19日,绥化地区沼气办公室在明水召开了现场会议,参加会议的有海伦、肇东、
肇源、绥化、安达、明水等六个沼气重点县沼气办的负责人。与会人员参观了密封排水贮气沼
气池,评价很好。1981年,在胜利公社农科站、友爱公社农科站各建起一个密封排水贮气沼气
池。1981年密封排水贮气沼气池获绥化地区科研成果一等奖。浮沉缸式沼气池,获县科研成果
二等奖。1982年至1983年,在树人、光荣、爱国、兴仁、繁荣、通达等六个公社全面铺开,共
建成密封排水贮气沼气池40个。到1985年,全县城乡共有各种类型的沼气池 177个,每年可节
电6.5万度、节煤127.4吨、节柴318.6吨。

  二、太阳灶的应用

  1975年,县科委首次试制成功了太阳灶,是一个容积为60cm×80cm的箱式太阳灶,聚温可
达 100℃左右,可用来蒸馒头、焖大米饭、炖肉、熬菜等。因受天气阴晴制约,没被更多人所
接受,没有推广,1976年停制了。到1982年,又在树人公社对面城大队试制成功了水泥凹型支
架式的太阳灶。当时共有15个,可用来烧水、煮饭、炒菜。1983年,又在县农具厂制成了15个
铝壳凹型支架式太阳灶,供15户职工家庭使用。当时的县委副书记刘长林家也曾试用。1984年,
开始在明水镇和树人公社进行推广,全县城乡共有17个。一般都是用来烧水和做饭。到1985年,
全县城乡共有60个。据群众反映在节电、节煤、节柴等方面具有明显效果。但因此种太阳灶只
能在晴天使用,所以未能更大面积推广。

  三、推广节柴灶

  1983年,本县开始进行改灶,从巴彦县引进了双膛一项通风灶,并在全县15个农村人民公
社普遍推广,有1万户农户使用了这种双膛一项通风灶。1984年,全县有 49 715户农户使用了
这种节柴灶。使用这种节柴灶后,每年可为农村节省烧柴10 987万斤。1985年,全县农村继续
推广使用这种节柴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