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一节 文化设施

第一章 社会文化

第一节 文化设施




  一、图书馆

  明水县图书馆 1953年在文化馆内设图书室,工作人员 1人。1961年建图书馆,设在文化
馆内。1962年,三馆合一,撤图书馆、博物馆,设施与业务活动均归文化馆。1976年从文化馆
分出,建立明水县图书馆,工作人员5人。1980年在北三道街路西建起新馆舍,总面积500平方
米。工作人员发展到8名。1976年设少儿阅览室、综合阅览室和借书处。少儿阅览室面积 57平
方米,座席70个,平均每年接待读者27 000人次;综合阅览室面积64平方米,座席60个,平均
每年接待读者29 000人次;借阅处面积233平方米,平均每年借阅 21万册次。此外,还不定期
举行不同对象的、各种类型的智力竞赛、讲演会和读书报告会等。

   1980—1985年明水县图书馆情况表



  农村图书馆(室) 1982年至1985年全县建乡、村图书馆(室)9处,有工作人员9人,馆舍面
积共为258平方米,藏书册数共为3 590册,1985年全年借阅为13 980册次。这些建馆乡、村是:
永久乡、友爱乡、团结乡、兴仁镇、崇德镇、光荣乡、双兴乡,通达镇、通泉乡红星村。

  基层图书室 从1981年到1985年,明水镇内的机关、学校、工厂先后建立图书室22处,馆
舍总面积690平方米,工作人员22名,藏书共计31 362册,1985年全年借阅为83 041册次。

  二、文化馆

  民众教育馆 民国19年(1930年)于县城西街路北设通俗教育社,民国20年(1931年)改为民
众教育馆,设馆长1人,讲演员1人。伪大同元年(1932年)被伪明水县公署按办,租用民房 9间,
设主任1人,夫役 2人。由伪明水县公署副参事官(日本人)和县视学轮流到馆讲演。伪康德2年
(1935年),该馆附设日语夜校一处。伪康德 3年(1936年)该馆设阅览室,内有报纸数份,每日
有来阅读者10数人。伪康德7年(19406)该馆撤销。

  明水县文化馆 1946年在县城东大街路北设大众文化社。1949年改为明水县人民文化馆。
1951年改为明水县文化馆。设馆长2人,工作人员8名,分为时事宣传、文艺辅导、图书阅览、
成人教育4个组,还有 1个有线广播室,每日3次向全县广播。从1951年到1966年曾多次组织城
乡文艺汇演和举办文艺骨干训练班、民间艺人训练班、创作训练班、美术训练班,并经常深入
工厂、农村进行文艺辅导。

  1977年在东大街路北建两层办公楼一座,总面积600平方米,建小剧场一个,面积200平方
米,座席 270个。馆内有各种键盘乐器、铜管乐器,弹拨乐器、弦乐器和打击乐器,还有录音
机、电视机、照像机等设备。1982年至1985年有馆长2人,工作人员7人,分为文艺、创作、美
术、总务4个组。

  该馆1982年、1983年连续两年被评为黑龙江省文化系统先进单位。

  农村文化站 1951年设兴仁文化站,有工作人员 2人。1969年该站撤销,1973年恢复,设
站长1人。1979年,在全县14个人民公社各建1个民办公助的文化站,每站设站长 1人,工作任
务是组织农村业余文化组织,辅导群众业余文艺活动。1985年全县共有文化站15处,工作人员
15名。

  三、影剧院

  会友茶社 民国18年(1929年)马长清在县城西大街路北开设会友茶社,演唱评戏,演员20
余人,6月26日售票开演。票价为雅座江钱80吊,硬座江钱50吊。开演5天,就被公安局以“勾
引不法”为名,勒令停演了。

  马长文电影院 民国19年(1930年)马长文等合股集款在县城西大街路北开设电影院 1处,
不久因公安局刁难和营业捐太重,被迫停业。

  何善堂茶馆 伪满大同2年(1933年)何善堂在县城西北开设茶馆,邀吴莲香等4名艺人白天
唱洛子(评戏),晚上说大鼓书,半年后停业。

  明水县简易电影院 1950年全县干部职工捐款在原伪满县公署公会堂成立简易电影院,有
日本造罗拉放映机两套。因拷贝供不应求,时演时停,一年后停业。

  明水县电影院 1956年 6月改修北大街路西原伪满大兴当仓库为明水县电影院,12月开始
营业。可容纳720人。

  1975年 9月明水电影院迁往西街路北新建的两层剧场,这个剧场的建筑布局有前厅、观众
厅、舞台、休息室、耳光室、放映室、办公室和会议室。观众厅有座席1 201个。

  1977年增置宽银幕,1981年改为全封闭推拉式一幕多用装置,既可放映宽银幕片,又可放
映平幕片和遮幅片。1982年改炭精灯光源为氙灯光源。1982至1985年工作人员22人。

  明水县工人俱乐部 明水县总工会于1979年在东北二道街建剧场一处,名为工人俱乐部,
座席1 040个,1980年2月开始放映电影。

  明水县青年电影院 1978年省拨维修款 8万元,维修北街路西原明水电影院为评剧团剧场,
观众厅面积为514.5平方米,座席600个。1981年 1月,此剧场由明水县评剧团和明水县青年电
影院两家交替使用。

  农村简易电影院和简易售票点

(一)简易电影院

   简易电影院情况表



  (二)简易售票点

   简易售票点情况表



  续表 简易售票点情况表



  四、放映队

  明水县放映总队 1953年省文化厅电影科第二放映队来明水定点放映,1956年下放归县。
在此基础上,建立明水县放映总队,下属 3个放映队。以生产大队为中心点,分片巡回放映。
平均每年放映总场次在2 500场以上。

  农村放映队 1975年明水县电影管理站将其所属14个放映队全部下放给人民公社,全县14
个人民公社,每社一个队。到1982年全县人民公社放映队发展到76个,放映人员 200个,放映
点308个。1985年全县有乡、村放映队73个。1983年3月全县有个体放映队 1个,1985年全县有
个体放映队30个。

  五、电影公司

  明水县电影公司 1964年改明水县放映总队为明水电影管理站。1976年在县城西北三道街
路南建成电影管理站办公室,砖瓦结构,总面积 420平方米,有办公室、检片室、修理室和仓
库。1980年明水电影管理站,改为明水县电影公司,工作人员由14人增加到22人。1980年发行
16㎜影片112部,放映5 741场。发行35㎜影片132部,放映2 142场。1982年发行 16㎜影片121
部,放映5 126场。发行35㎜影片141部,放映1 894场。1985年发行16㎜影片145部,放映4 822
场。发行35㎜影片162部,放映1 794场。

   全县电影事业发展情况表



  六、书 店

  文生堂书局 民国12年(1923年),文生堂书局由青冈县新华镇迁来明水县城东大街路南,
店主徐文。该店经营 《古文观止》、《医宗金鉴》、《五经》、《四书》以及 《大八义》、
《小八义》、《杨文广征南》、《呼延庆打擂》等书籍,还兼营山货。伪满康德 6年(1939年)
起, 该店专营书籍、文具、纸张、本簿。 书籍主要是小学课本、《千字文》、《百家姓》、
《朱子格言》、《名贤集》和鼓词唱本,还有《美丽唱歌》、《明星歌选》《速成日语课本》
等。

  荣泰长 荣泰长由经营文具的胡家床子发展为坐商,伪满康德 6年(1939年)起,经营书籍、
文具、纸张、本簿。店址在东大街路南。

  新华书店 1949年在东大街路北成立东北书店明水分店,工作人员 2人。1951年改为新华
书店明水支店,工作人员6人。1958年改为明水县新华书店,工作人员9人。1965年新华书店由
西大街路北迁到北大街路西,门市房11间330平方米。该店经营图书 17类,除在店内销售外,
还经常到工厂、农村、机关、学校流动销售。1982年至1985年该店有工作人员18人。1982年被
评为全省新华书店系统先进单位。

   解放后几个主要年份的图书发行情况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