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医疗队伍 民国年间和伪满时期的中医有三种出身:一是药店从业人员;二是从某医学徒二三年的,
群众称这两种出身的中医是“拉药匣子”的;三是自读医书,自学自务的,他们自己称自己是
“儒老归医”。在西医中,1941年(伪满康德8年),县立病院有医科大学毕业生三人。
民国12年(1923年),全县有中医80余人。
民国18年(1929年),全县有中医242人,西医1人。
伪满康德元年(1934年),全县有中医148人,西医2人。
伪满康德7年(1940年),全县有有证中医78人,西医医护人员共10人。
建国以来,医学院、校逐年输送来了技术人员,1970年又建立了赤脚医生队伍,省、地、
县不断举办各科进修班,本县医疗队伍的发展和提高都较快。对医务人员的培养提高,主要采
取送出去离职上学深造,办短期训练班就地培养和个人自修三种形式,效果良好。1979年有171
人由一般卫生工作人员晋升为初级卫生技术人员(由卫生员晋升为医士),1980年有77人由初级
卫生技术人员晋升为中级卫生技术人员(由医士晋升为医师),1981年至1983年又有70名医师晋
升为主治医师。卫生技术人员晋升要经群众评议、技术考核、县卫生技术人员审查委员会审查、
上级批准。低晋中(由医士晋为医师)由县区批准,中晋中(由医师晋为主治医师)由地区批准;
中晋高(由主治医师晋升为主任医师),由省批准。高晋高的技术考核西医有临床、论文、外语
3项,中医有临床、论文、医古文3项。
1949—1985年医疗队伍发展情况表
1980—1985年医疗队伍构成情况表
明水县历年赤脚医生统计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