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助人为乐
第三节 助人为乐
衣物助人
1982年3月第一小学三年二班邹艳红主动给生活困难的同班同学李春华衣服两套。
1984年3月第一小学三年三班曹玉坤给家庭困难的同班同学朱春玲新上衣1件,朱春玲家长
被感动得流了泪。
1984年交通服务公司招待所王金玉,发现在这里住宿的一个领小孩的外地农民生活困难,
就把自己家里的衣服送给他,父子俩很受感动。
1984年明水交通监理站在路检处备有修车工具、配件、饮水和常用药物,方便了来往车辆,
他们还急人之急,帮过往车辆修车。
贴告示助乡亲
通达镇繁华村农机专业户王永克,有手扶拖拉机和其他农用机械22台,并自办了米面加工
厂。1984年收入10 000多元。他富了不忘乡亲,1985年,他四次张贴告示助民扶贫,群众称他
是两个文明的模范,新华社、中央电台、黑龙江电台都报道了他的事迹。5月11 日,他贴出第
一张告示:凡是来加工米面的乡亲,他一供针线、补丁;二供麻绳;三供马草;四供家远的一
顿饭;五借麻袋。消息传开,来打米面的多了。5月 25日他贴出第二张告示:加工费从即日起
每斤降低六厘。6月16日他贴出第三张告示:对全村 17户五保户、37户困难户、19户独生子女
户加工口粮和8个养殖专业户加工饲料,一律免费。对全村教师和医生(共15名)、军属烈属(共
13户)实行半价加工口粮。 开始人们不好意思来加工,他先通过广播把告示向全村播放,然后
就找上门去,把粮食拉来加工,还给送回去。6月26日王永克贴出第四张告示:免费给4户困难
户、1户五保户种好123亩承包地,代耕代收。年末,大家给王永克算了一笔帐,这四张告示,
他少收 4 000多元。王永克说:“我有困难的时候,乡亲们拉帮过我。我富了怎能忘记乡亲们
呢!”
《一曲精神文明的凯歌》
1985年9月1日友爱乡友爱村 2队场院失火,青年农民李念金,没有先抢救自己的麦垛,而
是先抢救别人家的麦垛,衣服帽子都烧着了,他全然不顾,直到把火扑灭。别人家的麦垛保佳
了,他家的麦垛烧光了。乡广播站以《一曲精神文明的凯歌》为题,报道了他的事迹。
粮款衣物助灾区
1985年本县东部遭灾,县城干部职工、中小学教师和乡直干部、教师捐款捐物助灾区。各
乡共捐助人民币18 615元,粮食26 544斤,衣服3 737件;县城共捐助人民币 25 278元,粮食
29 586斤,衣服8 190件,棉被32床,棉花214斤,豆油165斤,煤 114吨,布1 630尺,面袋子
530个。此外,春节期间城乡职工干部共捐助粮食8 830斤,人民币7 618元。以上各项(连同人
民币在内),折核人民币115 000元。灾区人民收到救济款和救济品时,流着眼泪说:“这是共
产党给送来的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