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一
序
序一
中共庆安县委书记廉继颇
第一部以新观点、新方法、新体制、新材料编纂的社会主义新方志——《庆安县志》问世
了。这是一件值得全县人民庆贺的大事。
庆安县有着100余年的发展历史。早在100年以前,我们的先人便在这块古老肥沃的土地上
开发耕耘,用辛勤的汗水,在这片荒无人烟的森林原野上浇灌出物产丰饶、人丁兴旺的家园。
庆安县人民不仅有与大自然顽强拼搏的坚强意志和勤劳勇敢的美德,更具有与帝国主义、
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奋战到底的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抗日战争时期,全县人民在中国共
产党的领导下,前赴后继,与日本帝国主义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同全国人民一道取得了抗
日战争的胜利,谱写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壮丽诗篇。解放战争时期,庆安县人民积极开辟后方
根据地,支援前线,并踊跃参军参战,为新中国的成立做出了巨大贡献。建国后,全县人民在
党和政府领导下,医治了战争的创伤,并努力发展生产,使国民经济和各项事业迅速发展,人
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共庆安县委、庆安县人民政府因势利导,
带领全县人民大胆改革,锐意进取,使两个文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农业高产稳产,连年丰收;
工业蒸蒸日上,产值递增;商业兴旺发达,市场繁荣;文化、教育、科技、卫生等各项事业蓬
勃发展,全县政通人和,百业俱兴。所有这些,都为编修《庆安县志》提供了先决条件。
盛世修志,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优良传统。只有把全县人民创造的英雄业绩载入史册,把分
散的、历史的和现实的各种珍贵资料搜集起来,并加以科学整理、著述,才能系统地反映庆安
的历史面貌,使之为全县的经济建设服务。《庆安县志》的问世,不仅是修志工作的丰硕成果,
也为全县精神文明建设之苑增添了一束芳香之花,它留给后人的必将是一份十分可贵的文化遗
产。
欲知其地,先观其志。《庆安县志》共设22篇,100章,335节,近百万字。该志上溯开发
之始,下限改革之期。举凡自然地理、建置沿革、物产资源、政治经济、军事司法、文化教育、
社会风俗、人物传记等,无所不包,是囊括庆安古今各业的一部百科全书。通读全志,庆安县
的山川地貌、风土民情、百业发展等一览无余,可谓一书在手,全县在胸。
考证问俗,可鉴于志。《庆安县志》犹如一面镜子,将本县百余年兴衰起伏的历史一清二
楚地反射出来,再现了庆安人民奋发图强、艰苦创业、勇于开拓、积极进取的创新精神。阅览
此书,有助于我们了解庆安,建设庆安;有助于我们从县情出发,因地制宜地制定各项工作方
针和宏观决策;有助于进行各项经济开发和技术协作。每位读者阅后都能开阔视野,丰富知识,
受到启迪。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全县人民,尤其是各级领导干部,都要好好读一读《庆安县志》,
以此为鉴,认真总结历史经验教训,可以鉴览得其要,施行得其宜。相信这部作为传世之作的
志书,必将以“昨天的记录,今天的镜子,明天的见证”而垂诸史册。
1994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