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6-1945(伪康德年间)
1936-1945(伪康德年间)
1936年(伪康德3年)
是年 庆城县成立公医诊所。
11月 东北抗联西征先遣队350余人,在庆城县十六道岗与前来围攻的300余名日军展开枪
战,经过十多个小时的激战,击溃了来犯的日军,歼敌30多人,并缴获一批枪支弹药。
12月 抗联第五军第一师在师长关书范率领下,挺进到松花江以北,在铁骊、庆城、通河
等地开展游击活动。
1938年(伪康德5年)
2月 日本侵略军在庆城县拉林(今属两利乡)建立了庆城县境内第一个日本开拓团。至1943
年10月共建15个开拓团,迁驻庆城县的日本移民1 300余户,3 715人,占地3 600垧。
5月 庆城县火车站建成营业,铁路通车。
1939年(伪康德6年)
1月 庆城县废除保甲制,推行街村制。全县设1街19村。
年初 抗联第四支队长雷炎率领50名战士在庆城县伊吉密河上游陆家湾袭击日伪讨伐队,
歼敌30余人,缴获一批武器弹药。
2月26日 抗联将领周庶范率领的骑兵50余人在庆城县南穷棒子岗屯(今建民乡永和村平岗
屯)被敌包围,经过激战,于晚突出重围撤走。
1940年(伪康德7年)
5月3日 抗联第三路军第十二支队在庆城县南八里川伏击日本移民团,歼灭敌警卫兵20余
人,缴获战马39匹。
1941年(伪康德8年)
4月 抗联第三路军六支队队长张光迪、于天放率部 40余人,向铁骊、庆城南下,袭击东
兴六合屯日军。
7月10日 金策率通讯员张景淑、陈明等7人,由苏联返回东北抗联三路军活动的基地庆城,
率领小部队在铁骊、庆城一带坚持游击战争。
是年庆城县伪国民高等学校成立,该校是本县第一所中学。
1942年(伪康德9年)
1月23日 抗联第三路军三十四大队队长王殿阁和3名战士在战斗中与部队失去联系后,在
庆城县马家桥屯投宿,被当地恶霸地主马福宽及家族至亲杀害,事后马向日本宪兵队报功领赏。
东北光复后,马家这些杀人凶手被人民政府镇压。
8月3日 抗联第三路军总参谋长十二支队政委许亨植和 2名战士在青峰岭被国长有的山林
讨伐队包围,许亨植和警卫员在战斗中牺牲。
10月 中共北满省委书记金策在庆城县南山召开抗联第三路军龙南抗联部队干部会议,将
50余人编成3个小队,其中朴吉松小队在铁骊、庆城活动。
10月14日 朴吉松带领抗联战士16人袭击了大罗镇,捣毁了村公所、管烟所和警察署。
1943年(伪康德10年)
1月4日 抗联将领朴吉松在庆城县福合隆屯(今丰收乡畜牧场村)被警务科特务逮捕。同年
9月在北安县被害。
7月1日 庆城、铁骊两县合并,称庆安县。县公署设在原庆城街。
1945年(伪康德12年)
8月 15日 祖国光复。庆安县各界群众连续数日隆重举行庆祝活动,纷纷上街游行,各店
铺及部分居民悬挂民国国旗,庆祝日本投降,祖国光复。
8月 18日 庆安县成立治安维持会,伪县长刘绪宗任委员长,维持会设总务、治安、民生、
财政4个部。该会成立后进行迎蒋反共的宣传活动,企图抵抗共产党接收庆安政权。
9月 国民党庆安县党部成立,伪庆安县协和会会长于化鹏任书记长。同年 11月,共产党
接收庆安政权,该党部即告瓦解。
11月 16日 中共绥化中心县委任命进步人士牟玉坤为庆安县县长,准备接收庆安政权,7
天后牟玉坤奉命调离庆安。
11月23日 中共黑龙江省工作委员会派戴宗有、杨子荣、尹东征等人来庆安接收政权,成
立了中共庆安县工作委员会,戴宗有任县工委书记,杨子荣为副书记,以此标志庆安县解放。
11月24日 县工委召开群众大会,宣布取缔治安维持会,成立庆安县民主政府,尹东征任
县长。同时宣布成立庆安县卫戍司令部(即县大队)和公安局,戴宗有任政委,杨子荣任副政委,
尹东征兼任公安局局长。
11月28日 国长有匪部夜袭庆安县大队和公安局,掠走步枪30多支,绑架军政干部 6人。
12月5日国长有匪部再次偷袭并占据县城。7日绥化军分区部队和驻绥苏联红军来援,击溃国长
有所部,夺回了县城。
12月12日 驻绥化县的苏联红军1个连到庆安县,协助庆安县大队剿匪。1946年7月苏联红
军撤离庆安。
是年 成立庆安县税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