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二节 气候区划

第二节 气候区划




  一、自然气候区划

  由于受山脉、河流等地貌类型的影响,全县分为呼兰河冲积平原温暖区、南北丘陵漫岗亚
温暖区、南北低山冷凉区等3个自然气候区。

  (一)呼兰河冲积平原温暖区

  该区属呼兰河接纳欧根河、泥尔根河、格木克河、拉林清河各水的冲积平原。地势平坦,
水资源丰富,气候条件优越。年平均气温为1.7℃~2.3℃。无霜期在125天~135天,≥10℃活
动积温2 500℃~2 700℃。年降水量为450~600毫米。本区包括庆安镇、久胜镇、丰收乡、平
安镇、致富乡等乡镇的全部区域及丰田乡、勤劳镇、新民乡、欢胜乡、元宝乡等乡镇的部分区
域,是县内大豆、水稻、蔬菜主产区。

  (二)南北丘陵漫岗亚温暖区

  该区地貌岗峦起伏不平,靠近山区,易受早霜冷冻之害。年平均气温在1.2℃~1.8℃。无
霜期在115~125天,≥10。C活动积温为2 300℃~2 500℃。年降水量为 480~650毫米。本区
属杂粮主产区,包括大罗镇、巨宝山乡、民乐镇、建民乡、新胜乡、两利乡、同乐乡、发展乡
等乡镇全部区域及勤劳镇、欢胜乡、新民乡、元宝乡等乡镇的部分区域。

  (三)南北低山冷凉区

  该区地处县城南、北境。重峦叠蟑,林深草茂,海拔在400~820米之间。年平均气温0.5℃
~1.0℃。无霜期105天~115天,≥10℃活动积温2 000℃~2 300℃。年降水量为 600~700毫
米。霜害严重,不利于发展种植业。本区属县内林业主产区,兼有牧业和副业。

  二、农业气候区划

  本着以热量为一级指标,水份为二级指标的原则,结合县内的气候特点、地形、土壤、植
被等客观条件,将庆安县划分为3个农业气候区。

  第一农业气候区:简称Ⅰ区。包括:欢胜、元宝、建民、新民、民乐、巨宝山等乡镇。

  该区为庆安县热量最丰富,降水量偏少区。年平均气温1.8℃~2.0℃,生长季及积温按80%
保证率计算各为125天和2 330°~2 380°。积温上限为2 400°,是中熟或中晚熟品种的区域。
平均年降水量在550毫米,生长季平均雨量为470毫米。本区主要气候特点是气温偏高,化冻早,
生育期长,春、夏、秋降水量都相应偏少。春旱比较明显,光照时数较多,以种植玉米、谷子
和高粱为宜。由于该区少雨、多丘陵、漫岗、易受风害的特点,从长远考虑拟应建好防风林带,
以防止春季风扒、风蚀和秋季风捋及风吹倒伏的危害。

  第二农业气候区:简称 1区。主要有致富、久胜、庆安镇、丰收、平安、新胜和大罗镇等
乡镇。

  包括1区和1区之问的地区,该区年平均气温1.6℃,生育期为 115~124天,≥10℃积温按
80%的保证率在 2 230°~2 330°之间。光照比较充足,年降雨量在540~580毫米。雨水比较
正常,旱涝也不太明显,为中熟品种区。岗地和阳坡地也可适当种植中晚熟品种。本区水源条
件较好,已有大片水稻区,还应继续扩大一些面积。北部以种植小麦、大豆、水稻为宜。南部
作物优势不太明显,几种主要作物皆能种植。

  第三农业气候区:简称Ⅲ区。包括:同乐、勤劳、发展、丰田、两利等乡镇。

  该区均接近山地,热量条件最差。年平均气温0.9℃,最低年在-3.0℃。生育期为105~115
天,比县城附近的生育期短10~15天。春季差别小些,而秋季差别较大。无霜冻期积温平均在
2 300℃左右,按80%保证率的积温为 2 180℃。该区地形复杂,积温差异也大,各地生长季积
温在2 130℃~2 230℃之间。降水量偏多,年平均在 600毫米以上,水份充足,很少有干旱,
光照时间相对减少。气候特点是气温低、雨量多、生育期短,但7月平均气温仍在 20℃以上。
该区使用积温上限不宜超过 2 200℃,只能种植早熟品种。以种植小麦、大豆、水稻等作物为
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