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解放后的行政区划
第二节 解放后的行政区划
1945年11月,庆安县民主政府成立时,辖境内设 9个区:城区、大罗镇区、西梁家区、三
道岗区、胡家店区、杨树林区、神树区、铁骊区、田升区。1946年 6月,庆安、铁骊两县分治,
至年底,庆安县划为8个区,以数字命名为一至八区。1948年初,全县划为9个区,并将以数字
命名的区改为以地名命名的区。一区称城关区,二区称保民区,三区称丰乐区,四区称富南区,
五区称新华区,六区称保田区,七区称永丰区,八区称富北区,新划出的九区称光华区。沿至
1949年10月,各区又重新以数字命名为一至九区。
1955年,全县农村划成 6个大区:庆华区、庆和区、庆平区、庆田区、庆丰区、庆林区。
至1956年4月,根据省委、省政府关于并村建乡的指示,全县设1个镇,即庆安镇,23个乡。县
直属有劳动乡、欢胜乡、久胜乡,将 6个大区划为20个乡,即:庆华区划为丰乐、民乐、建民
乡;庆和区划为新生、长安、大罗镇乡;庆平区划为新设、新福、新胜、新立乡;庆田区划为
丰收、救国、平安乡;庆丰区划为勤劳、发民、黎明乡;庆林区划为同乐、致富、更新、兴业
乡,更新乡于1956年11月裁撤。
1958年人民公社化初期,城乡设9个人民公社,下设 129个管理区。庆安镇人民公社辖3个
街道办事处和 3个管理区,劳动人民公社辖13个管理区,丰乐人民公社辖24个管理区,东风人
民公社辖15个管理区,新胜人民公社辖15个管理区,丰收人民公社辖18个管理区,勤劳人民公
社辖17个管理区,同乐人民公社辖14个管理区,久胜人民公社辖10个管理区。同年 9月庆安、
铁力合并,铁力行政区划入庆安3个公社。1960年12月,丰乐人民公社西部划出 14个管理区,
隶于新设的民乐人民公社。至此,全县城乡为13个人民公社,同时,管理区改称生产大队。到
1962年10月,庆安、铁力分治,原铁力县划入的 3个人民公社仍划归铁力县辖,庆安县至此有
10个人民公社。
1966年3月,对全县人民公社进行了调整。全县设18个公社, 163个生产大队,994个生产
小队。
1984年4月,根据省人民政府关于人民公社改为乡人民政府的决定,全县设1个镇,17个乡:
即庆安镇、元宝乡、欢胜乡、建民乡、民乐乡、巨宝山乡、大罗镇乡、新民乡、新胜乡、丰收
乡、平安乡、两利乡、丰田乡、勤劳乡、发展乡、同乐乡、致富乡、久胜乡。1985年 4月,平
安乡改称平安镇,民乐乡改称民乐镇; 8月大罗镇乡改称大罗镇;10月勤劳乡改称勤劳镇;11
月久胜乡改称久胜镇。至此,全县共设6个镇,12个乡,185个村民委员会(原生产大队),1 125
个村民小组(原生产小队),799个自然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