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四节 肥料

第四节 肥料




  庆安县的农业生产,自开发种植以来,就是以有机肥为主。在肥料使用上,以农家肥为主,
化肥为辅,推广微肥,种植绿肥。在施肥方法上,以扬施居多。

  一、农家肥

  1949年以来,广大农民积极开辟粪源。刨老房框子,掘老墙茬子,扒老火炕,清老壕沟底。
50年代,本县在城郊建大粪厂 2处,大搞城粪下乡。同时全县农村还开展了“五有三勤”活动,
即牛马有棚,猪羊有圈,鸡鸭有架,家家有厕所,户户有灰仓;勤起、勤垫、勤打扫,以扩大
肥源。1958年所有的耕地都施铺了农家肥,提高了土壤肥力,粮食单产、总产大幅度上升。1958
年粮食亩产97.5公斤,比1949年亩增产23公斤,增产率30.9%。

  60年代后,全县推广了春抓高温造肥,夏抓青草沤肥和压绿肥,冬抓改土,常年抓积造粪
肥的经验。从1964年春开始,农村生产队开始推广“四合一”( 草炭、畜粪、人粪、尿黑土混
合在一起)火炕式高温造肥,提倡农家肥与过磷酸石灰混合造肥。

  70年代至80年代,近河的社队,利用当地草炭资源丰富的优势,造肥改土,每年利用草炭
改土20万亩,占耕地面积的七分之一。庆安县草炭资源储量大,分布广。全县18个乡镇,都有
不等储量的草炭资源分布。据省、县实测,合计储量在 5 000万立方米以上。草炭有机质含量
高,是农业的天然氮素肥料。多年利用草炭高温造肥,改土肥田,使土壤有机质增加,提高与
协调土壤通透性。

  二、化 肥

  庆安县从1951年开始使用化肥,当时主要用于水稻生产。使用的化肥有氮肥( 尿素、氮铵
等 )、磷肥(过磷酸钙等)、氮磷钾复合肥(磷酸二铵等),还有钼酸铵、硫酸锌等微肥。随着化
肥工业的发展和科学种田的推广,全县使用的化肥品种和应用量逐年增多。1951年至1970年,
金县化肥施用总量为19 984吨,年平均亩施肥0.65公斤。当时在化肥施用中,存在着施用散浅。
多少不均,同时农肥和化肥搭配不当等问题,由此引起土壤轻度板结,土壤有机质下降,肥力
降低。1971年至1980年,全县化肥施用总量为26 550吨,年平均亩施 1.8公斤。经多年的生产
实践,本县农民总结出了既能显著提高肥效,又能保护土壤的科学施肥方法:深施、早施,集
中施在湿土层。1975年以后,全县使用的化肥以磷、氮肥为主,钾肥为辅。在施用上,以底肥、
种肥为主,追肥配合;由每次施用一种肥,改进为多种肥按比例混合淡用;由原来的只在播种
时和出苗后用肥,改为播种前即用化肥浸种、闷种等用肥方法,进一步提高了肥效。1978年以
后,部分区域由原来的人工施肥改为机械施肥,特别是在播种时把肥、种同机分箱播下,肥深
于种,使肥效提高了30%。1981年至1985年间,全县化肥施用总量为 39 901吨,年平均亩施肥
5.2公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