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五节 木材经营

第五节 木材经营




  一、木材贮运

  1979年,庆安县建成贮量达5万立方米的贮木场1处。1984年经扩建,年贮量达到 6.6万立
方米。贮木场年到材69 703立方米。

  本县的木材贮运,本着“以贮保流,贮流结合”的原则,均以汽车常年运材。运材公路453.4
公里。其中,林场运材公路 308.4公里,公路等级均为四级。至1985年全林区已形成的运材道
路网,各林场的运材道路,逐年伸延到伐区。

  贮木场通往各林场的干线公路,构成完整的运输道路网,运路近,营运条件好。适应“以
场定居,以场轮伐”,达到主干线接近资源中心,岔线伸延到伐区腹地,缩短集材距离,降低
木材运输成本。

  1985年全县木材年生产量10.05万立方米,各林场保留综合加工材1万立方米。均由林场自
运。山场拨交材2万立方米,由货主自运。年贮运量7.05万立方米。其中,运到庆安贮木场6.55
万立方米,平均运距68.7公里。由曙光林场运到高老集材点0.5万立方米,平均运距 53.6公里。

  二、木 材销 售

  近年来,随着营林事业的发展,木材经销量也逐年增加。1979年至1985年木材经销总量15.5
万立方米,实现总产值1 106万元。向国家上缴利润186万元,其中1983年木材经销量 1.4万立
方米,实现利润33万元。1984年木材经销量 2.6万立方米,实现利润51万元。1985年木材经销
量2.7万立方米。每立方米木材经营成本73.45元,比1984年每立方米降低6.14元。

  三、木材综合利用

  1973年以来,林业系统在“以林为主,综合利用”的方针指导下,各林场相继办起了木材
综合加工厂,以次等林、小径木和薪炭材为主要原料,加工各种规格的板材、方材和灰条子等
产品。

  各林场的木材加工厂初建时,坚持自力更生、因陋就简的原则,由1台圆盘锯起家,到1979
年,厂房建齐,设备逐步配套。截止1985年,各加工厂的制材生产能力发展到半机械化与机械
化程度,机械化作业与人力手工作业相结合。木材加工设备有:大带锯 5台,小带锯13台,各
种规格圆盘锯31台,22—120马力柴油机29台,机床4台,压平刨2台,镐把机1台,旋床 1台,
电锯2台,以及全部配套的修理工具。综合利用能力明显提高。

   庆安县1979——1980年各林场加工木材情况统计表
   单位:立方米、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