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六节 所属林场概况

第六节 所属林场概况




  一、大青山林场

  大青山林场是庆安县最早建立的一个林场。位于庆安县城北部,场部坐落在距县城 4.5公
里的林区边缘。林场施业区南与本县的同乐乡毗邻,西部和北部隔泥尔根河与绥棱县的上集接
壤,东部以欧根河分界,与本县的兴山林场施业区相接,东北与新立林场施业区相接。

  1956年初,场址建于小红营。由于场部远在深山,大部分荒山密林地在山区外围,对于山
林管理十分不便,因此于1958年迁于现在的场部址。

  整个林区的地势是东北高,西北低,由东北向西南是山地、丘陵、坡地。

  林区植被,木本以杨、柞、椴为主,草本以小叶樟为主。土壤为灰色森林草土和生草灰化
土。黑土层20公分至40公分。

  林场经营总面积为22万公顷。其中,林业用地面积为1.3万公顷,非林地面积为0.9万公顷。
林木总蓄积量为112万立方米(其中,天然林面积为94万立方米,人工林面积为18万立方米)。

  主要林份为二:一是山地硬阔叶林,这种林木多为残破的原始林又恢复起来的过熟林,其
林木组成是以杨、桦为主的阔叶混交林。二是坡地杨、桦林,也多为原始林被破坏又恢复起来
的次生林。主要分布在分水山和大青山施业区。

  林场所属单位有木材加工厂、机务队、子弟校、商店、粮店、卫生所、家属副业队、苗圃
和5处营林站。

  1980年总收入178 650元,上缴国家15 018元。1985年林场造林4 250亩。1982年至1985年,
年均采伐量达1万立方米。

  建场初期,木材采伐全靠把锯、大斧,集材靠牛马爬犁。到1980年末,已有采伐用的油锯
8台,集材拖拉机1台,采、集、运等基本实现了机械化或半机械化。这里交通方便,由县城至
林场的公路一年四季畅通无阻。施业区内有日伪时期遗留下的“警备路”可以行车运材。

  二、曙光林场

  曙光林场建于1959年 5月,地处庆安县城东北部的伊吉密河北岸的望山脚下,距庆安县城
66公里。林场区域:东与铁力森工局施业区接壤,北与新立林场相连,西和兴山林场施业区毗
邻,南隔伊吉密河与铁力遥遥相望。该场施业区东西长20公里,南北长10公里。

  林场经营面积为2.1万公顷。其中林业用地面积为1.2万公顷;非林地面积 0.9万公顷。林
木总蓄积量为90万立方米。林木组成是: 3桦、3柞、2杨、1椴,其他占1。平均树高12米,胸
径平均在2.5公分,林龄在40年至55年。

  林区植被,木本是以杨、桦为主的天然次生林,草本以小叶樟为主。

  林场直属单位有;家属副业队、子弟校、供销社、卫生所、粮店、机务队、木材加工厂、
电影放映队。在施业区与社队交界的地方还设有东兴营林站、11连营林站、部队 8连营林站、
伊吉密河大桥检查站。

  1980年末,林场共有108户,550口人,其中职工 168人。本年总收入为42万元,年实现利
润4.5%万元。1985年林场造林5 100亩,采伐1 206立方米木材。

  在林业生产中,机械化作业程度不断提高,到1980年拥有集材链轨车3台,“55型”、“28”
型胶轮车2台,油锯11台。在采伐、集材、运材等生产工序中基本实现了机械化或半机械化。

  此外,木材的采、集、运、综合利用基本实现了“一条龙”,木材加工已投入生产。初见
规模,经济效益已见成效。

  这里交通尤为方便,由铁力火车站开始贯穿林区的公路 1条,石基沙面,林内有日伪遗留
的“警备路”,为集材、运材提供了方便。

  三、兴山林场

  兴山林场建于1962年10月,位于庆安县城东北51公里处。南隔伊吉密河与双丰火车站遥遥
相望,北隔欧根河与本县的大青山林场施业区相连,西与勤劳镇接壤,东与曙光林场毗邻。该
场是庆安县北部大片次生林区中间的一个施业区。

  林区植被,木本以杨、桦为主,草本以小叶樟为主。

  林场经营总面积为1.3万公顷。其中林业用地面积为0.9万公顷,非林地 0.4万公顷。林木
总蓄积量为37万立方米。

  林场直属单位有机务队、木材加工厂、子弟学校、供销社、卫生所、粮店、家属副业队、
苗圃以及林区边缘的东兴、发展、远大、二部等营林站。

  林业生产机械化程度发展也很快,已有集材用的链轨拖拉机4台、胶轮车1台、油锯 3台、
柴油机2台、圆盘锯4台、发电机 3台。木材生产基本实现了机械化或半机械化。1980年林业生
产收入为393 361元,上缴国家91954元。1985年林场造林4 000亩,采伐木材1万立方米。

  四、东风林场

  东风林场建于1962年秋,地处庆安县城的最南端,距县城40公里,是庆安县最南部的一个
林场。西靠巴彦县,东邻双丰林业局的向阳山林场施业区,南与木兰县毗邻,北和本县的大罗
镇接壤。

  林区植被,木本是以杨、桦为主的杂木林,草本以小叶樟为主。

  林场经营总面积为1万公顷。其中,林业用地面积0.7万公顷,非林地面积 0.3万公顷。林
木总蓄积量为47万立方米。

  东风林场施业区林份主要是杨桦林。林木组成是 5杨、2桦、1柞、1榆、1椴。平均树高14
米,胸径13公分,林龄40年左右。

  林场直属单位有:子弟校、卫生所、供销社、家属副业队、木材加工厂、机务队、苗圃。
林区边缘还有大泉眼检查站、红布检查站、光华营林站、富裕营林站、兴发营林站等单位。1980
年林业生产总收入为35万元。实现利润7.5万元。1985年林场造林3 000亩,木材采伐量为8 454
立方米。

  五、丰收林场

  丰收林场建于1969年 4月,地处庆安县城东南30公里处。东以安邦河为界与双丰林业局施
业区相连,南与双丰林业局的茂林林场毗邻,西南被柳河农场施业区分割成两部分;西与本县
的东风林场相连,北与本县的两利乡相依。林区植被,木本以杨桦为主,草本以小叶樟为主。

  林场经营总面积为6 600公顷。其中,林业用地面积为4 500公顷,非林地 2 100公顷。林
木总蓄积量为15万立方米。主要林份是杨桦林,平均树高13米,胸径12公分,林龄在35年左右。

  该林区系原始森林被破坏后又恢复起来的次生林,大部分是解放后封山育林长起来的幼壮
林,属一种过渡性林份。

  林场直属单位有机务队、家属副业队、小卖店、卫生所。在林区边缘有新林、新安、两利、
建业、新立等5个营林站。

  1980年林业生产总收入为50 541元,实现利润6 343元。1985年本场造林2 520亩,木材采
伐量为2 184立方米。

  六、金沟林场

  金沟林场位于小兴安岭的南麓,庆安县大片林地的北端,距县城95公里。东南与本县的新
立林场施业区接壤,北和东北与铁力林业局施业局毗邻。

  该场于1972年6月23日建于“十公里”处,于1974年迁址于现址。

  该场林区植被,木本以杨、桦为主,草本以小叶樟为主。经营面积为 2.3万公顷。其中林
业用地面积为1.3万公顷,非林业用地1 000公顷。林木总蓄积量为142万立方米。

  金沟林场施业区的林份除西部和南部属杨桦林外,东北和西北部都是硬阔混交林。成过熟
林的树高平均在30米左右,胸径在35公分至40公分,每公顷蓄积120立方米至170 立方米。

  林木组成是 1榆水、2黑榆、2椴、2白桦、3杨。林份特点是多异龄林,岗脊上多成过熟林,
老龄的霸王树较多,斜坡上多壮龄林,坡下多幼龄林。这个施业区部分原始林被多次间伐,属
于一种适于主伐林份类型。

  金沟林场距庆安县城较远,木材径级较大,国家为了重点开采,在机械上做了较重点装备。
到1980年末,场内已有整地机7台,解放牌汽车1台,布捷旗汽车1台,“75”型集材拖拉机3台,
“S”型集材车4台,绞盘机3台,“60”马力柴油机1台,“20”马力柴油机1台,“120”马力
柴油机1台,降雨器3台,筑路翻斗车 2台,油锯10台。木材生产中的采伐、集材、运材等作业
基本实现了机械化或半机械化。

  场内有101家住户,560口人,固定职工168名。1980年总收入106万元,实现利润7 万元。
1985年林场造林4 630亩,木材采伐量为1.5万立方米。

  林场直属单位有机务队、木材加工厂、苗圃、商店、子弟校、粮店、卫生所、家属副业队、
电影放映队。林区边缘还有15连营林站、道班检查站。

  七、新青山林场

  新青山林场建于1983年,建场前由大青山林场代管经营。场址位于本县的北片林区的西北
部,48林班东侧,距县城70公里。西和北隔泥尔根河与绥棱三吉台林场相望,东与本县的金沟
林场相连,南与大青山林场施业区接壤。

  该场施业区的土质、林向和林龄与大青山基本相同。总面积1.6万公顷。林业用地面积为1
万公顷,非林地面积6 454公顷。林木总蓄积量为123万立方米。

  该场林份长势良好。近几年来,在无林地造了大片的人工林,其中,1985年造林2 550 亩,
已郁闭成林近百公顷。1984年该场家属24户,人口 125人,其中职工61人。1985年该场木材采
伐量16 550立方米。林业生产总收入90万元,实现利润10万元。

  八、新立林场

  新立林场建于1983年,建场前由曙光林场代管经营。地址位于本县北部林区的中部,距县
城76.8公里。该场施业区东与铁力林业局施业区毗邻,南与曙光林场、兴山林场施业区相连,
西北隔欧根河与待建的疙疸山林场相望。林木组成是4杨、4桦、1椴、1柞。

  经营总面积为3万公顷。其中,林业用地面积为1.3万公顷,非林地为 1.7万公顷。林木总
蓄积量为123万立方米。

  至1985年,全场职工197人。场内生产设备有汽车1台,大中型拖拉机4台,油锯8台,带锯
1台,圆盘锯3台。该年木材采伐量16 115立方米,林业生产总收入近2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