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制药
第六章 化学工业
第一节 制药
1954年,庆安县人民医院制剂室,用量杯、漏斗、酒精灯等简单的工具,采取水煮灭菌的
方法,开始生产生理盐水、注射用水等药品。后来生产规模逐渐发展,到1985年,县人民医院
制剂室可生产药品5种,产品自产自销。
1980年,县自筹资金32万元,在县城东北兴建庆安县制药厂,隶属县工业局,是黑龙江省
定点生产大输液的专业厂家之一。厂房建筑面积为 1 600平方米。从上海医药设计院购买1套1
200—1 300瓶小时机械设备的全部图纸,由庆安县农牧机械厂承担加工及组装任务,于当年12
月末安装结束并试产。1981年5月,经省卫生局批准,正式投产。当时产品只有1个剂型 4个品
种的葡萄糖大输液,年产量为90万瓶。当年创产值88万元,产品销售收入为53.6万元,利润总
额为4.2万元。
到1985年,制药厂厂房面积为5 400平方米。职工287人,其中技术人员 7人。固定资产原
值为89.6万元,主要生产设备14台(套),制药生产初步实现了机械化、管道化和封闭化。厂内
设9个科室,1个生产车间, 2个辅助车间,生产的产品品种有:大输液、片剂、胶囊等共17种,
以生产大输液为主。年产量为280万瓶,完成工业总产值177万元。产品销售网点覆盖全国10个
省和自治区的90多个市县,产品销售收入为128万元,实现利润1万元,上缴利税10.9万元。1984
年,马鹿牌 10%葡萄糖注射液被评为绥化地区优质产品。1985年,该产品被评为黑龙江省优质
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