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服装
第八章 缝纫、制革
第一节 服装
解放前,本县服装加工只有私人店铺,用手工和旧式缝纫机加工成衣。1945年全县有服装
加工店41家,从业人员50人左右。
1956年,在对手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时,庆安县成立了被服生产合作社,有30余家私营
服装加工店入社,为集体所有制企业。厂房面积80平方米,职工33人,有缝纫机30台,固定资
产3.1万元,流动资金0.4万元,对外加工服装,年加工成衣 1.6万件。1969年,被服社用集体
积累资金还清了职工入社的股金,还购置高速缝纫机 7台,实现了缝纫和批量裁剪的自动化、
半自动化,提高了生产效率,每年完成工业总产值41万元左右。后来由于受“左”的路线影响,
企业搞封闭式生产和经营,服装样式跟不上时代的发展,缺乏市场竞争能力。加上职工吃企业
大锅饭,影响生产积极性,使企业经济效益逐渐下降。1976年,被服社改为庆安县被服厂,隶
属工业局。1978年,被服厂亏损近 1万元。1979年以来,被服厂进行了改革,落实了经营承包
责任制,革新了技术和实行了计件工资制,加强了经营管理,调动了工人的生产积极性,提高
了生产质量和经济效益。到1985年,全县共有集体所有制被服厂 5个,固定资产原值62万元,
工业总产值205万元,产品销售收入189万元,利润11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