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公路、乡道 一、公 路
清朝时期,余庆街(今庆安)有公路2条:一条是由余庆街起向东经安邦河桥至铁山包(今铁
力 ),县内路段长20公里。另一条是由余庆街向西过罗锅桥(乐国桥)至北团林子(今绥化),县
内路段长25公里。
民国时期,庆城县(今庆安)主要公路有4条,长280公里。除庆城至绥化、庆城至铁力 2条
公路外,又增加庆城至上集公路(今绥棱),县内路段长27.5公里,庆城至巴彦公路,县内路段
长38公里。
伪大同元年(1932年) 7月,庆城县被日本侵略者占领后,日军为了军事上的需要,先后改
修了县内的各条公路,主要干线公路有:庆城至绥化公路,庆城至铁力公路,庆城至绥棱公路,
庆城至大罗镇(腰道)公路,修筑路面宽6米左右。除修这4条主干线外,1938年又修筑庆城至大
罗镇(西道)公路,5条干线总里程为151.6公里。伪满时期主要乡道有20 条,总里程为199公里。
庆安县伪满时期干线公路表
庆安县伪满时期境内主要乡道一览表
建国后,县政府对全县的各条公路逐年进行了整修。1958年,对庆安至大罗镇(西道)公路
进行了路基和路面的改建、整修。从劳动、丰乐、东风公社抽调民工数百人,车 500余台,日
完成土方5.3万方,3个月完工,由土路改建成本县第一条沙土路。路基增高40公分,路面由 6
米加宽到8.5米。
1962年,对庆安至绥棱公路进行整修。路面由6米增加到7.5米,路基增高30公分,把土路
改修为沙土路。由庆安镇、久胜、同乐3个公社出民工、建勤工修建。总用工日2.5万个,大车
700余台次,完成土方7万余方,同年完工后纳入县级公路。1965年冬,为使通往庆、绥、铁三
县的公路运输畅通,对庆安县城西至胡家店,东至安邦河,全长近41公里的公路进行大整修。
路面由6米增到9米,路基增高20—50公分。全县总动员,抽调 1 800多民工参加修建,完成土
方10万余方。到1965年,全县纳入县级公路有 5条,即庆安分别至木兰、铁力、柳河、绥棱、
绥化,总养护里程为148.2公里。公社公路有4条,即庆安分别至大罗镇(腰道)、发展,两利和
周家塘坊至发展乡,总养护里程为 112.4公里。1967年,整修庆安至木兰公路,由全长46.6公
里增加到52.6公里,由民乐和东风两个公社出建勤民工150余人,施工1个月,完成 7万余土方,
同年完工,被纳入县级公路。1969年至1970年,大修庆安至柳河公路,省投资57万元。组织建
勤民工250人,大车700余台。全部用碎石、沙土铺砌,塔基增高20公分,路宽 8.5米。1971年
6月,对庆安至大罗镇(腰道)、发展、两利等3条主要公社公路进行了整修。总长81.2公里,总
用工1.2万工日,大车900台次,完成土方 4.3万方。1975年10月,完成庆安至绥化公路改建路
基工程,由庆安至胡家店段全长19公里,路基高1.7米,路面宽8米,改建工程由庆安镇、丰乐
等 8个公社承担,省投资56万元,总用工10万余工日,完成土方25万余方,改建成沙土路。于
1979年4月,这条公路列入县级路。
1980年5月,对庆安至铁力公路改线修建,路面宽9米,路基高1.2米,全长21.05公里,建
成砂石路。由勤劳、平安、新胜等10个公社承担,用16.4万个工日,完成土方30万方。1981年
5月,修建绥化至庆安公路,全长19公里,总投资625万元,由省公路二工程处三队承包修建,
有县内11个公社,1 000余名建勤工参加修建。1982年10月完工,成为本县第一条渣油路。
截止1985年全县共有县级公路5条,总里程153公里,主要乡道40条,形成了四通八达的公
路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