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三节 食品

第三节 食品




  庆安县的食品商业在民国初年就已经开始了。肉食、面食主要靠自产自销,而糖果、茶叶
等都由外地购入。民国3年(1914年),本县商铺购进的主要食品有砂糖 571公斤,落花生2 300
公斤,茶叶40笼,食用苏达6 000公斤。伪满大同2年(1933年),本县有专营食品的店铺32家,
其中鲜货店(经销水果的)7家,拥有资金3 000元;锞局铺(经销糕点的)20家,拥有资金 6 800
元;肉铺5家,拥有资金2 500元。伪康德3年(1936年) 1至10月,这些食品店铺总销售额达2.5
万元,其中鲜货店销售额为8 100元,课局铺销售额为1.2万元,肉铺销售额为4 700元(均为伪
币)。

  建国前,本县的食品都是私营商户经销。1950年庆安县成立食品公司,开始有了专门经营
食品的国营商业企业。以后蔬菜公司、果品公司、糖业烟酒公司相继成立,分别设立了肉食、
水果、蔬菜和副食品商店,改变了过去那种食品商业完全由私人经营的局面。1961年全县国民
经济处于困难时期,食品供应比较紧张,为了缓解供求矛盾,回笼货币,本县根据国家有关规
定,调整提高了糖果、糕点等食品的价格。本年上半年,全县销售高价糕点 11.59万公斤,高
价糖果12.28万公斤,回笼货币200多万元。直到1965年黑龙江省商业局下发了《关于高价食糖、
高价糖果、糕点退出高价的通知》,高价食品方又恢复了原来价格,食品供应紧张的局面也得
以缓解。1966年到1976年间,白糖、食用苏达粉、奶粉及城镇居民的食用肉货源紧张,数量不
足,这些食品当时均凭票限量供应。

  1979年以后,奶粉、白糖、猪肉等过去紧缺的食品,供应量有所增加。随着食品商业的发
展,本县拓宽了食品进货渠道,从县外、省外有计划地购进各种食品,以满足全县人民的需要。
到1985年,全县有16个食品商店,有职工 544人,同时其他商店和农村供销社也都经销食品,
并有数以千计的个体食品经销户,经销的食品有10大类, 3 000多种。该年糖酒公司和食品公
司的食品销售额达1 034万元,实现利润300多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