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计划种类
第八篇 经济管理
第一章 经济计划
第一节 计划种类
庆安县经济计划工作始于1950年,是年 4月县政府增设计划统计科。1955年成立计划委员
会。当时计划种类少,项目单一,主要以专项计划形式下达,如农业生产计划、林业计划、水
利计划、牲畜发展计划、地方工业生产计划、手工业生产计划等。
1958年至1965年期间,计划种类逐渐增加,项目也由简单到复杂。种类有:工业、农业、
公路运输、基本建设、劳动工资、商业、物资、文教、卫生等种类的计划。每一类计划中包括
若干项目。农业计划包括 7个专项计划:农作物播种面积、农产品供应、牲畜发展、林业生产、
水利建设、农业生产、农产品收购计划等。工业类专项计划有:工业总产值、工业产品产量、
地方工业生产、手工业生产。商业类专项计划有: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及比重计划、纯商业社会
零售总额计划、国营贸易主要商品销售计划、商品流转购进计划等。计划制定的管理机构,自
1960年起,形成专署、市(县)、人民公社三级管理体制,按照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统一计划、
分级综合平衡的原则,实行逐级上报和逐级批准下达的管理制度,编制下达经济计划。
1966年至1971年“文化大革命”期间,计划机构几经变更,业务工作趋于瘫痪。1973年恢
复计划委员会并开展正常业务工作。
到1980年,计划种类不断充实完善。1982年本县计划业务由过去的国民经济计划改为国民
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其内容已达11种,60多项计划。1984年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计划内容
由过去的指令性计划演变出指导性计划和市场调节两种方式,成为三者并存之势。到1985年计
划委员会编制增加到12人,内设文秘组、综合组、农业组、工业组、财贸组、投资组等机构。
本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种类,主要有11个方面:1、 社会总产值和国民收入计划。包
括社会产品总值、国民收入、消费基金、积累基金等。2、 农业生产计划。包括农业总产值、
农产品产量、农作物播种面积、畜牧、林业、水产等计划。3、 工业生产计划。包括工业总产
值、工业主要产品产量及完成情况。4、 基本建设计划。包括固定资产投资、预算内和自筹基
本建设、零星土建、节能基金项目等。5、 交通运输计划。包括货运量、货运周转量、客运量、
客运周转量。6、 财贸计划。包括财贸总值、主要品种购销计划、社会商品零售额、外贸出口
收购、财政收入、支出、居民储蓄存款余额等计划项目。7、 物资计划。包括主要物资需要量
和分配量、库存量、物资指标分配等。8、 劳动工资计划。包括职工人数、工资总额、劳动力
平衡等。9、 教育计划。包括各类学校招生、在校生、毕业生数、学龄儿童入学率。10、卫生
计划。包括病床数、技术人员数和医生数。11、人口计划。包括年末人口总数、出生人数、出
生率、自然增长人数、自然增长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