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下序
第十篇 党派社团
篇下序
早在民国19年(1930年),本县就秘密建立了中国共产党地方组织,并相继建立了共产主义
青年团、“农民相助会”、“青妇会”、“反帝同盟会”等社会进步团体,组织和发动广大群
众开展反帝、反封建和抗日救亡运动。
伪大同 2年(1933年),本县党组织遭到敌人破坏。直到1945年东北光复,中共党的地方组
织才得以恢复,并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政权和工人、农民、青少年、妇女等革命群
众组织及社会进步团体,组织和发动全县人民开展了减租减息、反奸除霸、剿匪斗争、土地改
革等一系列重大运动。在斗争中,不断加强党的自身建设。
建国后,中共庆安县委团结各民主党派和各界无党派知名人士,带领全县人民开展了支援
全国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镇压反革命、“三反五反”、“一化三改”、农业合作化、“社教”
运动、整党整风、拨乱反正以及经济体制改革、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等项重大活
动。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中,党的地方组织不断发展壮大,至1985年,全县共建立35个
党委,27个党总支,295个党支部,共有党员10 393名。
庆安县委在加强自身建设的同时,还领导工会、共青团、妇联、贫协等各群团组织,围绕
党的中心任务,开展适合自己特点的独立活动,使其发挥了党的助手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