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工商团体 早在清朝末期,本县就建立了工商组织,随着朝代的更换和社会制度的差异,工商组织的
名称也不断更易。
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八月,余庆县(今庆安县)创立商务分会,至光绪三十四年商务分
会改称商会。
民国 3年(1914年)商会改称为商务会,设会长、副会长、会计、文书、差役等。当时这个
组织是资本家聚会的场所,他们勾结军阀、官僚,巧立“官钱”、“纳税”、“送礼”等名目
剥削和敲榨工商业者。
伪满大同元年(1932年),伪满政府对商务会进行改组,成立了商工公会。当时这个组织完
全控制在日本人手里,他们通过商工公会统治压榨工商业者,限制工商业的发展,如违背他们
意志,便被扣上“政治犯”的帽子,以私通抗日联军、扰乱治安等罪名被治罪。致使工商业者
十有八、九歇业倒闭,阻碍了工商业的发展。
1945年“八·一五”光复后,庆安县恢复了商务会,在人民政府保护和发展工商业政策的
鼓舞下,本县工商业有了较快的发展,工商业户由伪满时期的193户增加到300户,至1948年发
展到412户,参加商务会的会员也越来越多。
1948年 4月,政府对商务会进行了改组,改称为“工商业联合会”。通过民主选举,产生
会长、副会长和常务委员。1949年 9月,将“工商业联合会”改称为“城关区工商会”。1952
年11月,重新恢复“工商业联合会”名称,设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和委员若干人。这时的工
商业联合会是各行业工商业者组成的一个人民团体,它代表了工商业者的合法利益,在党和政
府领导下,带领工商业者遵守国家宪法、法令和各项政策,团结工商业者,参加社会主义建设,
协助政府开展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同时代表工商业者的合法利益,反映工商业
者的意见和要求,并有效地发挥了人民团体的监督作用。
这一时期的工商业联合会共举行了五届委员代表大会,每届代表大会都充分地发扬民主,
体现了全体会员的意志。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工商联人员被解散,从此停止了活动。
庆安县历届工商联合会会员代表大会情况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