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福利厂店
第十三篇 民政
第一章 社会福利
第一节 福利厂店
1949年庆安县民政部门曾组织过社会福利生产,后因不适合民政部门经营,于1952年、1953
年先后移交给工商部门管理。
1958年 5月,按照全国第四次民政工作会议精神,庆安县的社会福利生产事业迅速发展起
来。从1958年10月,庆安县政府民政部门先后在庆安、铁力 2镇兴办了社会福利生产单位25个,
其中属于畜牧业的5个,加工利废手工业10个,建筑材料工业4个。冶炼工业2个,化学工业1个,
食品工业1个,商店2个,从事生产人员568人。属于固定性工人349人,临时工人 219人。其中,
烈军属27人,荣复军人31人,社会困难户260人,盲残人29人,其他221人。
1959年 2月,县民政部门成立了社会福利综合厂,并配备了专职干部管理。1959年生产总
值43万余元,节约了救济费 2万多元,把这些本来是消费者的人变成为生产者,从根本上改变
了这些被救济者的精神状态,保证了他们生活的稳定。
1960年、1961年 2年,根据省地指示精神,除保留一部分生产骨干单位外,分别将民政部
门办的社会福利生产单位移交给城镇公社有关部门管理。其中,下放给庆安、铁力城镇人民公
社23个,移交给手工业联社 3个,人员、设备、资金全部移交。庆安民政部门保留社会福利酱
菜厂和全胜砂石厂2个生产单位。2厂当时共有职工42人,扶贫救济对象占全厂职工人数的 80%,
1963年全年产值37 000余元。1965年按照工业归口的原则,将社会福利酱菜厂和全胜砂石厂移
交给工业部门管理。
1983年庆安县庆安镇成立福利饭店1处,安置残疾人7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