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一节 解放前驻军

第二章 驻军

第一节 解放前驻军




  清朝宣统元年(1909年),黑龙江军巡防左路步队一营60名官兵驻余庆县。官佐为管带,哨
名为中哨。

  民国2年(1913年)4月1日,余庆县公署奉文编练民团,分为4乡8团,城里设总团公所1处,
城乡马步兵共计1 309名,常驻马兵65名,4乡各团常驻马兵共80名,不常驻马兵 449名,不常
驻步兵715名。民团的训练设教练所1处,总团和分团各设教练员 1名。此民团组织,成立后半
年归并于警察队。

  民国12年,黑龙江分驻庆城县游击队二营,官兵总额为250员,其中官佐18人,兵夫232人,
绥兰道属。民国13年 5月10日,省长兼军长吴俊升通令游击队汰弱留强,按陆军编制改称省防
军,划分省防区,兵力分县驻扎,设置统领或帮统等官职,驻庆城县的为黑龙江省防第四路骑
兵第十九营,共4个连,有官佐12人,兵夫195人,由骑兵第五旅旅长梁忠甲为第四路统领官。
同年,省防军的森林剿匪队驻在庆城县。剿匪队防区在东荒山林一带,共有步兵 3个营,12个
连,计54名官佐,828名兵夫。民国14年 1月1日,按军长吴俊升电令,将各属所辖之省防军一
律裁撤,改编保卫团,庆城县三乡保卫团常驻丁数为325名,其中东81名,南119名,西 125名。
时隔不久,由保卫团(实际由省防军)又改编为骑兵游击队,黑龙江绥兰道属骑兵游击队驻庆城
县共7队(现在的连),官佐12人,兵额为280人。民国16年 2月19日,由吴俊升通令各属原有骑
兵游击队再改编为警备队,划分警备区,设置统带、营长等官职。驻庆城县的为黑龙江警备第
五路,骑兵第二十五营,共4个连的兵力,有官佐12人,兵夫195人,由衡奎为第五路统带。

  1931年,“九·一八”事变时,有万福麟部下约 1连人驻于本县,同年10月为参加江桥齐
齐哈尔方面的战斗而撤离。伪大同元年(1932年) 7月,日本军队千余名步、骑兵入侵本县,时
隔1个月左右撤离。伪大同2年,又有日本警备队40余人入侵县城,驻扎在县城南域,于伪康德
元年(1934年)撤离。伪康德2年,在县城北境的四合城屯(现同乐乡)驻扎日本守备队1个小队,
常驻日军官兵不足30人,均为步兵。直至1945年“八一五”光复时,守备队才撤离。在县城南
的大罗镇驻扎着伪满国军混成第十八旅骑兵第三十团,在七道岗(现勤劳镇)驻扎着伪满国军混
成第十八旅骑兵第三十七团和1个迫击炮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