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科学普及与交流
第二节 科学普及与交流
一、科学普及
自1978年起,县科协为了普及科学技术知识,先后编印了作物栽培、植物保护、化肥使用
技术、家禽的饲养与管理等资料共48 600册。县科协还组织科技人员开展庭院经济科普宣传。
1984年春组织4名科技人员深入到8个乡,宣讲庭院生产科学技术,受教育人达 1 000多人,这
一年形成了平贝热、养鸡热。县科协为了普及科技知识,对不同行业进行对口放映科教电影:
给学生放映了《天体的来龙去脉》、《牛顿》;对农民放映了《植物激素与蔬菜》、《地膜覆
盖》;对农机手放映了《柴油机的安全使用》。总共放映了495场,观众达到3万人次。县科协
为了普及科技知识,还举办了各类培训班:1983年举办了 2期速成科技日语培训班,受训人员
共80人;1984年春举办了 3期煤油灯孵化和科学养鸡技术培训班,请全省养鸡大王梁凤颖来县
讲课,是年庆安县城乡养鸡、鸭、鹅62万只。
二、学术交流
为了促进学术交流活动的开展,庆安县科研部门和各系统经常召开学术研讨及经验交会。
1964年畜牧系统召开的“开放性鼻疽马治疗”学术研讨会,总结出用地霉素治疗鼻疽马的有效
方法;1967年卫生系统召开“临床诊断”讨论会,百余人参加会议,会上以实际病例,通过汇
诊方式,进行学术研讨,讨论后再以仪器检查来验证,最后得出对某一种疾病的科学诊断的规
律;1984年7月,县政府组织召开了2次大型的学术研讨会。全县各系统共 100余人参加了这次
研讨会,出席会议的各单位领导和科技人员结合本系统的业务实际进行座谈,讨论了发展本行
业科技事业的宏伟规划,促进了各项事业的发展。畜牧系统会后引进了 700余只奶山羊和一批
种禽;水利系统改革了水利设施,拦洪坝、涵洞、渡槽一律采用水泥化,废除了柳条子、筏片
子压坝的旧式水利设施;农业大搞科学种田,由旱直播转向旱育稀植,使水稻大幅度增产。
地膜覆盖技术使作物早熟高产。
在历次学术研讨会上,与会的科技人员都发表了结合庆安县实际颇有价值的学术论文。有
些论文不仅对本县的发展科技事业有直接影响,而且得到省、地级科委的肯定。
县水利系统科技人员在“筛网消能、一字沉板闸、化学药剂洗井、爆破桩打水井、网格排
水、钢渡槽送水”等方面推出了许多篇有学术价值的论文。其中的《一字沉板闸》论文获得中
央水利部的认定。
农业系统科技人员撰写了《寒地稻的旱育稀植栽培技术》、《微量元素的应用》、《病虫
害的防治》、《稻瘟病的防治》等论文。这些论文的发表,对全县的农业生产有一定的指导作
用。其中《寒地稻的旱育稀植栽培技术》一文的发表,对指导全县水稻生产起到了积极作用。
经1985年久胜村试点证明,“旱育稀植”是增产的有效措施。水稻生产由原先徘徊在亩产七、
八百斤,一跃亩产超千斤。
林业系统撰写的《育苗造林》、《林区更新换代》、《松毛虫的防治》、《农田防护林营
造》等几篇论文,是作者根据多年营林经验总结出来的成果,颇具学术价值。
畜牧部门的科技人员,对优良品种的培育,牛、马、猪、鸡等的人工受精,鸡瘟的防治,
用地霉素治疗开放性鼻疽马,牲畜安全越冬,孕马安全越冬等课题提出了精辟的见解。
农机部门的科技人员对大型拖拉机的检修、保养、使用,悬犁的使用和推广,以及土地深
松等方面都有广泛的论述。这对全县加速农业机械化的进程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和指导作用。
卫生部门的科技人员,经过长期的医疗实践,总结出一批有价值的学术论文,如《少数民
族居住地区寄生虫病调查》、《边远山区的防治地甲病改水问题》、《脾修补及脾动脉结扎术
治疗脾破裂8例》等文章,显示了庆安县卫生事业发展的实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