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档案征集与管理
第一节 档案征集与管理
一、档案征集
庆安县于1957年实行文书处理立卷制度。1958年成立档案馆后便着手于档案资料的征集工
作,当年接收了县委、县人委、县总工会、县妇联、团县委、工商联、邮电局、县联社等单位
的9个全宗永久、长期和短期档案 2 276卷,征集各种资料300卷册,此后,逐年接收县直机关
及各有关部门上年度形成的档案。
1965年,档案馆接收了松花江地委在庆安县搞社教运动试点形成的永久、长期和短期档案
1 428卷。1980年以来,配合县志编修工作征集了大量历史资料和口碑资料,将县志办录制的
有关抗联活动的10余盘采访录音磁带整理成文字材料存档。还征集了县志办在北京、沈阳、长
春、大连等地档案馆、图书馆复制的《庆城县志》、《庆城县事情》、《庆城公报》、《满洲
国各县事情》、《满人的礼议和风俗习惯》等20多册在民国和伪满时期编修的、反映本县政治、
经济、文化等方面内容的重要资料,从而填补了馆藏档案在这段历史时期的空白。
1984年,县档案馆还从省、地、县电视台征集到《农村深化改革——互助农场》、《小城
新姿》、《水稻旱育稀植》、《闪光的路》、《艰难的路》等反映庆安县各项事业发展变化及
先进人物事迹的电视录像带。1985年征集了本县1950年至1965年历届党代会、人代会、工、青、
妇代表大会照片和历届县领导、部分烈士照片 100余幅。同年还征集了公安、林业、工商、粮
食、卫生等有关部门印制的票证、商标16种,组装了票证、商标档案2卷,以丰富馆藏。
二、档案管理
建馆以来,对档案管理工作不断完善,相继制订了档案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1960年,档
案馆对馆藏的1945年至1959年的档案资料进行了鉴定和整理,对馆藏档案和资料进行整理组卷。
剔除一些无保存价值的资料。1965年对馆藏档案再次审定整理,划清永久、长期、短期 3种档
案的保管期限,重新组装成卷。自1983年起,各单位档案由本单位组卷后自行保管。至1985年,
全县共有档案30个全宗,其中档案馆馆藏档案20个全宗,有永久、长期、短期档案 4万卷,此
外还收藏大量录音带、录像带、照片、各种文件汇编等有保存价值的档案资料。为了妥善保管
这些档案资料,档案馆采取了一系列防护措施,档案库房配备了防盗、防火、防水、防尘、防
虫、防鼠等设施,使档案管理基本达到标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