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一节 中医

第二章 医术

第一节 中医




  清朝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余庆县开始有从呼兰等地迁入的中医,当地也有一些拜师学医
或自学中医技术的,学成后便开业行医。这些中医采用中药治疗黑伤(枪伤)、红伤(刀伤)效果
良好。在50年代之前,本县居民患病一般都请中医诊治。当时中医对跌打损伤、感冒、小儿麻
疹、胃肠炎等症及一些妇科常见病,均能治疗,而对一些危急重症却无能为力。1959年,中医
王仲三用中药治疗阑尾炎、子宫外孕取得成功。1966年他又采用中医方法治疗破伤风取得成功,
并在全省推广其经验。老中医荆子久自从1954年到庆安行医以来,用自己的验方配制中药治疗
精神病,取得了突破性成就,经临床验证,治愈率达到 80%以上。在全省医学界产生了很大的
影响。在70年代之前,本县的中医大夫基本是家传、自学或在早年的医学学校毕业成医的,他
们从医时间长,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但往往缺少科学理论做指导。而且在诊治时,一般只采
用中医“望、闻、问、切”的四诊方法,不借助其它辅助器械帮助诊断,所以在行医时受到一
定的限制。80年代以来,本县陆续有医学院校分配来的中医专业人才,同时不断派出中医大夫
到医学院校去进修,使本县的中医技术在实践经验丰富的基础上,又提高了科学理论水平,使
中医技术得到明显的提高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