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篇 社会第一章 人口第一节 历代人口 一、建国前人口概况
庆安县开辟较晚,在清朝同治年间(1862年——1874年)才有由关内陆续移来的垦民定居于
此。以后经历中华民国、东北沦陷日本帝国主义统治时期。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其
间80余年时间,全县人口滞留在10万到20万之间,据文献资料不完全统计,光绪三十三年(190
7年)全县人口为105 772人,1948年为152 583人。在这期间,以伪满康德11年(1944年)为最多,
总人口19.8万人。
庆安县建国前人口统计表
二、建国后的人口变化
1949年,庆安县总人口数只有 152 995人,这是由于建国前战乱频繁,社会混乱。人民生
活极度贫困,缺医少药等原因造成的。建国以来,随着社会秩序的安定,人民生活的改善和卫
生事业的发展,人口增长速度很快。1953年全国第一次人口普查时,全县人口为 159 119人。
1964年全国第二次人口普查时达到 228 752人。1982年全国第三次人口普查时全县人口增加到
349 582人。与1964年比较,增加了120 830人,增长了52.8%,增长速度平均每年增加6 713人,
年递增2.4%。
庆安县建国后历年人口变动情况统计表
续表
从表中可以看到,自1970年以来,由于计划生育政策的贯彻实施,人口的自然增长率逐渐
下降,1970年人口自然增长率为3.18%,1978年下降为1.26%,1982年下降为 0.94%,1985年则
下降为0.24%。
从全县家庭人口的规模上看,1982年家庭平均人口为4.82人,高于全省的平均家庭人口数
(全省家庭平均人口数为4.5人)。其中1至3人户占全县总户数的 25.92%,低于全省的平均数;
而4至5人的户占总户数的40.31%,高于全省的平均数;6人以上的家庭占总户数的 33.77%,这
一比例表明,传统的较大家庭户在全县仍具相当数量,特别是农村更为突出。
从家庭组合上看,两代人居住在一起的户数占绝大比重,为全县家庭总户数的69.35%;三
代人居住在一起的为14.82%,一代夫妇户为 4.95%,低于全省平均数,而两代户和三代户则高
于全省平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