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封建迷信
第四章 社会陋习
第一节 封建迷信
解放前,庆安城乡的迷信活动颇为盛行。种地的供五谷神,经商的供财神,入山的供山神。
过年时供门神、财神、灶王神。有病“叫魂”、“烧香还愿”、“跳大神”。有些时令节日,
婚丧嫁娶中的一些旧习俗,不少都是迷信活动。
跳大神:跳大神是解放前庆安城乡不少居民信奉的迷信活动。“跳神”的人,是信奉某种
“神道”的人。“神”即指胡(实为“狐”)、黄(黄鼬)或冤魂,附于人体,这神“借助”其身
而做“法”。以“驱鬼”、“招鬼”,或以“取仙药”为名,妄称病人的病一定能治好。以此
骗人钱财。解放后,卫生条件普遍得到了改善,各级政府对巫医的骗术进行了揭露和批判,使
得人们对跳大神的骗术有所认识。可是在农村,还有偷偷摸摸跳神的。
求雨:庆安县春季常有干旱。旧社会,科学不发达,人们靠天吃饭的思想极为严重,每遇
旱情,官府不组织人民抗旱,人民只好乞灵于天。其做法:一种是由主持人召集一群人抬着龙
王爷的泥像。沿街行走。人们头戴柳条编的绿环,挽起裤腿,光着两脚,遇到有水的地方,就
用手扬水。和尚、道士念咒语。偶而巧合下了雨,就要祝贺,其花费按地数摊派。另一种方式,
就是把龙王神像放在太阳底下晒,意思是使龙王受不住暴晒,不得不上天向玉皇大帝报告旱情,
从而降雨。“求雨”之事,往往是由当地的庙宇僧人主持,会同地方豪绅一起活动,而官府的
官员也常常参加求雨祭天的活动。
解放后,随着科学的发展,迷信思想渐渐破除。遇到干旱,人民政府组织广大群众抗旱救
灾,再无人相信求雨这种愚蠢的事了。
叫魂:解放前,因当地的迷信思想严重,加上缺医少药,每逢孩子有病只靠祈祷鬼神而不
求医。特别是小孩惊吓,说是三魂七魄离开了躯体,小孩就昏迷不醒,这时就要给孩子叫魂,
使魂回到躯体上来。“叫魂”的方法有四:一种是孩子母亲用饭勺舀水缸水同时喊孩子名,再
由另一亲人回答。第二种是在中午由其母敲上门槛呼孩子名。第三种是孩子睡后,挑孩子衣服
敲打回答。第四种是写“拘魂码”。由于信巫而不就医,信鬼神而不吃药,除了个别偶然的巧
合,多数造成悲剧的后果。新中国建立后,由于医疗卫生的普及和人民科学文化知识的提高,
已无人再信这种荒谬的治病方法了。
许愿还愿:解放以前,庆安县城乡男女老少有病,十有八九请“神”而不请医。经萨满
(巫)大神所断,生病人多是鬼神作祟,因此必须许愿还愿。“大神”常说患者生前是关公岳飞
的牵马童,偷跑到人间,因此活不长,就得许愿给关、岳老爷做纸人纸马,到庙会日把纸人纸
马焚化,做为患者的替身,关岳神则不再找“临凡”的病人。也有许愿给庙打扫庙堂的,到庙
会日,被许愿的八、九岁的儿童戴上黄布道士帽,在神像前服役打扫庙堂。也有杀还愿猪的,
人们因重病缠身或遭其他不幸,便对天发誓许愿,消灾灭病之后杀猪,所杀之猪必须是阉割过
的黑色公猪,请全村人吃喝一顿,不许残留,否则会留下病根,或不“灵验”。还有烧香还愿
的,人们因重病缠身,说是由于祖宗“老家亲”要吃宴席,人们就得许愿,烧“太平香”。解
放后,巫神被明令取缔,此种陋习基本绝迹。
跳墙:在旧社会,有一种迷信传说,说有的儿童天生是出家的命,若不出家,就活不长。
如果儿童经过巫神推断,是属于这一类的,其家长不肯把孩子舍到庙里,就得“跳墙”,即在
庙会那天,在庙上以板凳假作墙,令儿童跳出即算还俗。解放后,这种迷信陋习,完全废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