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尊老爱幼
第二节 尊老爱幼
建国后庆安县各乡镇,除庆安镇外,都相继建立了敬老院,收养一些无子女的孤寡老人安
度晚年。职工退休、离休后,按照规定,得到退休、离休的生活补助费。一些单位和个人还主
动为孤寡老人排忧解难。
庆安一粮店的 8名职工,自1982年以来,经常为身体患病的“五保”老人贾淑珍送粮到家。
一次贾淑珍到同乐公社亲属家久住未归。粮店领导得知后,按月派人送粮到汽车站,托人把粮
送到老人亲属家。
庆安县百货一商店营业员劳动模范标兵朱桂荣,为了照顾素不相识的五保老人刘景富,自
1979年以来经常到老人家帮助买米、买柴、洗衣等。到了冬天,她主动为老人拆洗被褥,当她
看到老人的褥里已破旧,便拿出自己的钱,给老人买布换上,受到群众好评。
庆安县生产资料公司党支部为了安排好8名退休职工的晚年生活,做了3条规定:对退休老
职工在生活福利上优先照顾,住房上优先安排,经济困难及时补助。该公司退休干部傅万贵家
庭人口多,生活有一定困难,每逢春秋换季和春节,党支部都及时给予补助。仅1981年就三次
补助达 150元。70多岁的退休工人陈万财,老两口没有儿女,支部每季都为他买煤买柴,还分
配给他两间新房,这位老人有病时,支部及时派人送医院治疗,领导多次去慰问,直到病愈为
止。
巨宝山公社向前大队王亚丽、丛日艳、王久侠、郭继侠、吴春艳等 5位姑娘,从1981年开
始就热心地照顾本队的五保老人郭大伯。当年5位姑娘中最大的23岁,最小的才16 岁。她们自
愿组织起来,每天都到郭大伯家去帮助料理家务,做饭、挑水、扫地等;老人病了,姑娘们请
医熬药,日夜守候在大伯身边,直到痊愈。每逢年节,她们忙着给老人贴年画、蒸馒头、做菜
做饭,一直到老人端起饭碗,她们才离去。除夕夜,姑娘们来到大伯家和老人一起讲故事,猜
谜语,搞娱乐活动,使这位打过日本鬼子,跨过鸭绿江的老人感受到了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
这5位姑娘被乡亲们誉为心灵美的5朵金花。
民乐公社红星大队第五生产队妇女李桂侠,结婚后,她10多年始终如一,尽心尽力地侍候
公公婆婆,使 2位老人能幸福地安度晚年。1980年,她丈夫得重病不幸死去,李桂侠悲痛万分,
她当时才32岁,上有公婆,下有 2个孩子,一些好心人劝她改嫁,老人可当五保户照顾,可是
李桂侠想,自己带着孩子走,会伤了 2位老人的心,她决心不管再嫁谁,头一个条件就是必须
带 2位老人!后来村里没有家室的农民王国发愿意和她结婚。1983年,李桂侠带领着公公、婆
婆和自己的孩子改嫁,4姓6口人的家庭,生活得和睦幸福。
致富公社东升四队的共产党员冷淑秀,自1968年结婚以来,就尽心照料患中风瘫痪的婆婆,
婚后不久,丈夫也身患六型肺结核,经常吐血,不能上班,冷淑秀操劳过度,右眼失明,但她
仍然坚持护理婆婆和丈夫。1975年春,婆婆去世,丈夫的肺病升到八型,她坚持接屎接尿,打
针喂药,并劝阻了丈夫要轻生的念头,10多年来,她心甘情愿地为婆婆和丈夫倾注了自己全部
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