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奇闻传说
第九章 奇闻轶事
第一节 奇闻传说
一、疙疸山的传说
传说距今百多年前,庆安县高老屯(现平安镇)的疙疸山,不像现在这样光秃秃的。那时树
木参天,花草繁茂,野兽成群。疙疸山附近人烟稀少,土地大部分没有开发,很少有人进山。
传说这个疙疸山有个金马驹,藏在山林深处,每逢浓雾天气,山上一片朦胧,就有人看见金马
驹从山里跑出来,在山边跑来跑去,身上放射出灿烂的金光。当地人说是这个金马驹藏在石头
的深处,那里面有很多金银财宝,若是有哪个人把这个地方的石头凿开,就可以得到它,发大
财了。这屯子有一个石匠,一天,他在山上发现了金马驹,就跟踪追赶,到了密林深处,前面
有一块大石头,那金马驹忽然就不见了。石匠很高兴,以为金马驹一定在这大石头下面,就回
家取来了凿石头的工具,凿起这块大石头来。他满心幻想,如果凿开这块大石头,那金马驹一
定在下面,抓住金马驹,这一辈子可够阔了。石匠凿了几下,突然间,这块大石头出了数不清
的金光,迷住了石匠的眼睛,接着那无数道金光。发出了灼热的火,石匠的衣服被烧着,身体
也受了重伤,山下的人先是看到了树林里放出了金光,一群人跑到山上一看,那石匠已被烧死,
附近的大树也几乎烧光了。以后再也没有人敢上山采石头了。
又经过了多少年到了日伪统治时期,日本侵略军想开采疙疸山上的石头,事先抓了许多劳
工,想替他们开采。但有一天, 1名日本军官用望远镜观看疙疸山,发现山顶上有许多楼台殿
阁,满山都是老道在祈祷,感到非常惊异,他们又听到金马驹的传说,认为疙疸山上有神仙,
不能乱动,就没有开采。但是,疙疸山再也没有出现金马驹,山上也变成现在这样光秃秃的了。
二、更新松的传说
距今一百多年以前,有 1位修建庙宇的李老道,在欧根河西岸的高地上,栽植了一棵普通
的松树。建国后,因此地划归致富公社更新大队境内,当地人们便以大队之名,称这棵松树为
“更新松”。更新松虽不是原始老树,但笔直的树干也长成15米多高,直径 1米有余了。同时,
更新松还有一段神奇的传说。
相传庆安垦荒时,这里只住着2户人家。1户是占山户柳家, 1户是马振声老人的家。马老
汉的父辈、祖辈都给柳家扛活。传说当时人们在晚饭后天将黑的时候,常常发现在欧根河西岸,
距住地1里多地的高岗上,有2个火球上下跳动,一起一落,有时竟呈园弧形,颇为美丽;而白
天有人路过高岗时,又发现有两个狐狸在林中出没。于是便把火球同狐狸“炼丹”联系在一起,
当作奇闻,流传开来。
那时当地有个李老道,听到这个消息后,认为这是个吉祥之兆,便选中此地,于同治九年
(1870年)在此修建庙宇,同时还亲手栽植了这棵松树,以象征道教、庙宇如青松一般,万古永
存。几年之后,李老道又在松下修了胡仙堂(狐与胡同音)。这松树在庙宇和胡仙堂的荫护下,
年复一年地茁壮成长。知识浅薄的人们,头脑里牢固地受着封建迷信的束缚,仰望着它,只是
敬而生畏。对它的一枝一叶不敢轻举妄动。到民国初年,因庙宇年久失修,庙里的塑像剥蚀不
堪,又兼庙址偏僻受不到多少香火,看庙的道士便将庙迁到小集场,庙虽然迁高了,松树依然
在“胡仙”的佑护下生长着,胡仙堂依然存在,一些巫医神汉原来是“指佛穿衣,赖佛吃饭”,
而今却都说自己的神是胡仙,请来的神开口便是:“我的家,往东再往东,李老道庙一棵松,
头排教主胡万万,二排教主胡天青……”于是远近信神的人。不时来到胡仙堂,上供焚香,求
神保佑。“神”护人,人护树。人们以虔诚的心对待胡仙,而这树也受到了人们的虔诚和尊敬。
如果触摸一下这松树,犹如触犯了神,怕神怪罪下来而生灾祸。民国10年(1921年),地主萧国
荣,买到原来柳家的这块土地,一次被土匪绑票做了人质,他侥幸于当天夜里逃回,便认为是
松树上胡仙的保佑,于是又用砖瓦新修了胡仙堂,并焚香祈祷感谢神灵。这棵松树无疑也享受
了人们对胡仙那样的荣耀,自然没有人损害其一枝一叶了。
解放初期,人们在头脑中还保留着对这棵松树的信仰。到20世纪60年代,在大跃进声中,
人们砍了松枝搭牌楼,在“文革”中,红卫兵破“四旧”,不仅砸了树下的胡仙堂,大树也被
弄得残缺不全,遍体鳞伤。
更新松历经了一百多个寒暑,它曾受到人们愚昧的崇敬,也遭受过无端的挫伤,但是,它
保持了青松的固有的本色,傲然屹立,不为荣辱而动摇。它既是更新村的历史见证,又可做为
考古察昔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