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二节 轶事拾锦

第二节 轶事拾锦




  一、救国屯的来历

  救国屯位于庆安县城东南,平安镇境内,它是解放初人民政府安置抗日战争时期支援抗日
救国的有功群众组建起来具有历史纪念意义的村屯。

  清光绪十一年(1885年),有一姚氏家族在这里开荒定居,从此这里就被称为姚家屯。姚家
祖孙数代在这里辛勤开发经营,到“九·一八”事变时,加上后迁入的不过10户人家。

  1940年,日寇为了加强对山区的控制,隔断人民群众与抗日联军的联系,在山区边缘地带
强制实行归屯并户,并移来日本人建立开拓团,姚家屯被划入拉林开拓团,原有姚家屯土地大
部被无偿侵吞或廉价收买,姚家屯变成了日本的移民村——拉林开拓团。而真正的荒原开拓者、
土地的主人却成了侵占者的佣工和奴仆。

  日寇暴行进一步激起爱国军民的仇恨与反抗,山区群众积极支援抗联打击侵略者。爱国群
众段连峰、李政和等人,以姚家屯西(拉林清河西沿)的段家屯及王洪美、王老勺和柳凤祥 3个
小窝堡为抗联秘密联络点,主动为抗联送信带路,传递情报,筹集粮款、衣物。这一带有很多
群众冒死穿越封锁线,进山为抗联运送给养或其他军用物品。农民赵永清在一个冬天,赶着马
爬犁雪夜为抗联十二支队送粮,返回时被警察队追踪到姚家屯附近逮捕,在哈尔滨监狱被害。
1943年由于叛徒告密,抗联十二支队队长朴吉松被捕,在东南山区还有 107名爱国群众相继被
捕,其中,段家屯就有21人。

  在抗战期间,东北抗日联军对于支援抗日救国的有功群众及被害家属都发给救国会员证,
他们的家庭被誉为救国户。

  1946年春,黑龙江省军区副司令员于天放到庆安县参加老解放区人民代表会( 庆安县第一
届人民代表大会 ),邀请在抗日战争中支援抗战有功群众和家属到会。于天放及庆安县党政领
导非常关心他们的生产和生活,决定送给他们27匹好马和一些生产工具,扶助他们成立互助组,
省、县领导根据段连峰等爱国群众的提议,决定将靠近东南山区姚家屯附近二十余家救国户集
中迁到姚家屯,并将日本拉林开拓团撤离时在姚家屯遗留下的房屋和侵占的土地分配给他们,
这些“救国户”迁入后,由段连峰、赵殿云、李政和挑头,建立了 3个互助组。经县委副书记
(当时叫大队部副政委)杨子荣同志提议,将姚家屯正式改名为救国屯。

  救国屯建立后,省、县领导多次去看望他们,并赠送给每户生产补助费80万元( 东北流通
券)。1951年中央慰问老根据地代表团来东北时,赠给救国屯每户1枚毛泽东纪念章和印有“发
扬革命传统,争取更大光荣”的题词。救国屯建立到现在,已经40多年了,它记载着抗战时期,
在共产党领导下抗日联军的辉煌战绩,以及庆安县人民支援抗日救国斗争的卓越贡献。

  二、冷家船口的变迁

  庆安县致富乡南部,直通县城的要道,有 1个渡口,人们都叫它冷家船口。多少年来,它
由过去的两岸以木船摆渡到现在的水泥大桥,其间有一段漫长曲折的历史。

  19世纪60年代初,致富乡这片荒原,便开始有人居住。由于生产和生活的需要,形成了于
清街至上集场的一条大道。但是中间为呼兰河所阻,过往行人只能依靠小木船摆渡。在此期间,
有一个从辽宁移居此地的农民冷福全,为了营利,经营这个船口。先后造小船、大船,以撑杆
划桨摆渡,向来往行人收费为业。除行人外,可摆渡约3吨重的马车。

  民国5年(1916年)呼兰河南岸有1个叫李五爷的人,见有利可图,便以办义善船口。不收费,
便利群众为名,从冷家夺得了冷家船口的经营权。李家制造大船,两岸设置码头,拦设绠绳,
不再用撑杆划桨,可直线横渡,既加快了速度,又增强了船身前进方向的准确与船体的安全。
可摆渡的车马重量也增加了。次年,李家在渡口建立了粮栈,并建筑了占地面积 4万平方米的
房屋5间。民国6年至民国10年(1917年至1921年)间,庆城县不通火车,也无汽车,运载货物只
靠马车。夏季呼兰河水位增高时,下游的哈尔滨帆船,把各种商品运到冷家船口,再转运到县
城,返回时装各种粮食和土副产品。渡口大船每只可载重27吨左右。在此期间,冷家船口成为
庆城县当时水路交通的要道。民国10年(1921年)因这段航道船只屡遭胡匪抢劫,造成商船人身
伤亡和重大经济损失,这年呼兰与哈尔滨的商船到冷家船口段停运。冷家船口开始萧条冷落。
李五爷见无利可图,把渡口事务交给当地刘开通接管,刘身下无子女,他接管后,招募义务工,
把船口办成“义善船口”。他们的生活费和船务费,靠向两岸收益的农民募捐和开荒维持。

  建国后,1954年,冷家船口由庆安县交通科接管。1968年,交通科建造了大型木制双船,
载重达13吨,容载马车 5台,但遇大风天或春天开河夏季涨水以及冬天封河之际都不能通行。
1978年4月,由国家拨款,建造了现代化的水泥大桥1座,长200米,宽8米。载重量15吨。并于
当年10月1日正式竣工通车。从此结束了冷家船口几十年船渡的历史。

  三、王升船口的由来

  勤劳镇南面,呼兰河上游有1个“王升船口”,其由来已久。

  民国 8年(1919年),望奎县农民王升到庆城县邵四爷家串门。他看到过河是用小船摆渡,
回去后就决定到这边建一个船口。他在望奎变卖了家产,到庆城县这河边,买了附近老于家和
李家的一些土地,在此盖了14间房,他对人仁慈,对穷苦无依的人或是过往乞丐,都想法赈济。
冬季施舍棉衣,夏季施舍单衣。开设船口,方便来往的行人和车辆,而且分文不收。过了几年,
王升又盖了11间房,开设粥锅,专为一些无家可归的人食宿。这样,王升的名望越来越大。人
们称这船口叫“善船”,称王升叫“王善人”。

  民国18年,庆城县县长及该船口附近的地主人家,分别给王升送来了“匾”和“幛”。匾
的内容为“济贫不论”、“慈善可风”、“乐善好施”,幛的内容因年久,已失传。直到现在,
这个船口仍叫“王升船口”。

  四、打虎亲兄弟

  1953年7月,庆安县建民乡巨源泡屯,王凤志和王凤仁2位农民兄弟,在村前大柳树南打死
了1只老虎。

  那是盛夏的一天早晨,王凤仁手持镰刀,到自己地里看麦子,他走到地头,往里一望,发
现地里一片麦子倒下了!再仔细一看,原来有一个黄糊糊的东西在麦地里躺着。那东西听到声
响从麦地里站起来,慢腾腾地向里边走去。王凤仁陡的想起来,这不是人们常说的老虎吗 ?老
虎伤人,祸害庄稼,得想法除掉,于是,王凤仁赶忙往回走,到家后,找邻居毛希福和孙福商
量打虎,他们 2人也同意了。王凤仁手持镰刀,毛希福手拿垛叉,孙福拿着长把的杀猪刀,一
起向发现老虎的地方奔去。王凤仁的哥哥王凤志。回家晚了些,听说弟弟去打虎,也连忙拿起
大斧追了上去。

  当王凤志来到这片麦地时,看见几个人围着麦地南边一片玉米地大喊大叫,但谁也不敢往
里面走,王风志就紧走了几步,来到玉米地东头,而早来的王凤仁等人认为老虎往西去了,已
经往西撵下去了。这时候,王风志在玉米地头还没站稳,就听见老虎大吼一声,从玉米地深处
窜出来,睁着圆铃般的大眼,张着血盆大口,向王凤志直扑过来,他大吃一惊,躲闪不及,便
抡起大斧,用力向老虎头部砍去,老虎还没等扑到王凤志的身边,就被王风志的大斧砍中了下
颌部,流出了鲜血。这只虎暴跳如雷,将嘴向地上拱了几下后,就又向王风志扑来。王风志一
边大喊:“来人哪!”一边又抡起大斧,用尽了平生力气,向扑来的老虎劈去,但是,这一下
砍空了,而老虎却扑到了王风志的身上,趁势咬伤了他的右臂,血流如注。在这紧急关头,王
凤仁等人闻声赶到,见状大吃一惊,其他人都惊呆了,王凤仁毫不犹豫,不顾一切地冲上前去,
拾起王风志掉在地上的大斧,一斧将老虎砍倒,接着其他人一踊而上,将老虎打死。人们都称
赞王凤志、王风仁兄弟是新社会的打虎英雄。

  五、恶霸地主东霸天

  庆安县丰收乡新华大村崔凤刚屯,解放前有个恶霸地主李仁堂,他们父子鱼肉乡里,无恶
不作,绰号叫“东霸天”,又叫“李大架子”,当地人民对其父子恨之入骨。

  李仁堂有 7个儿子,他们父子为人狡诈,性格残忍,狠毒,在乡里抢男霸女,肆无忌惮。
据调查,他们父子从“九·一八”事变到解放前,共强奸糟蹋妇女50多人。他的儿子个个都经
常打骂群众,巧取豪夺,吃喝嫖赌。他有1个1只眼的姑娘,对穷人更是毒如“蛇蝎”,因此有
“七狼八虎一枝花”和“东霸天”的绰号。

  七条狼中尤以李二、李三、李四、李七最为狠毒。李二叫李春荣,是大管家,伪满时期当
过兴农会长,不少扛活的穷人都被他残酷的压榨而死在他的手中。李三叫李春录,强奸妇女,
打骂群众,抢掠财物,无恶不作。在旧中国,他当过12年兵。当兵期间,与家乡隔绝,杏无音
信。“九·一八”事变后,他回乡当上土匪,日本投降后,他又当了白军,更是横行无忌。李
四叫李春芳,外号“四阎王”;当过伪甲长,抓劳工逼死过人。李七叫李春江,是伪满庆城县
特务股股长,更加凶恶。曾给被捕的抗联战士施加酷刑。

  李仁堂家有80多垧地,全靠雇工耕种,每年秋收,李三、李四骑马挎枪,到附近村子强迫
妇女给他家干活。被逼来干活的本村和邻村妇女给他家扒玉米,天黑了仍不让回家。福合隆屯
有个姑娘,被李三看中,强硬地把她劫持到家进行强奸,并被李三与李七绑上,脱光衣服,进
行毒打摧残。

  李家兄弟还经常拦路抢劫。凡过其门前道路的车辆,就得留下 100元买路钱,没钱就扣车。
平日,谁家的猪、羊上他家地,李家兄弟就用枪打死,拽回家吃肉,群众敢怒而不敢言。

  李家父子对伙计们更是非常苛刻。如史振才的父亲给李大架子扛了 6年活。有一次他给李
家挟马圈,李三说他给挟错了,被李三毒打一顿,史老汉一气之下逃跑,又被抓住。狠心的李
三把他拴在马脖上,一步一马棒,一直打到家。到家3天就含冤死去。

  “东霸天”——李家父子对劳动人民残酷压迫和剥削的事,罄竹难书,土改时,李三、李
四被人民政府镇压。1966年 6月,庆安县阶级教育展览馆整理了“东霸天”的罪恶历史,拍摄
成照片,巡回展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