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五节 风灾

第五节 风灾




  受蒙古低压东移影响,多偏南大风,4、5月份是全年大风集中期,时有龙卷风,发生机率
以春为首,秋为次。

  1958年7月7日晚,冷风过境大风加雨,降雨28.5毫米,西南风 7级左右。将玉米、高粱刮
倒半数,其它作物也倒伏严重。

  1968年5月10日、18日,风扒小麦491公顷,其中富源、火箭两乡为最重。

  1970年 4月27日,有8级大风伴有暴雨,风扒小麦873公顷,其中后三、富饶、惠七等乡镇
较重。

   各类灾害发生机率表



  1972年4月2日23时,8级偏南大风,将县制粉厂砖烟囱刮断。5月23日、25日、28日,6月5
日7级大风,受灾面积为7 433公顷。其中:谷子最重,其次是高粱、小麦。

  1973年5月 6日、23日至25日,连续7级大风,最大风速24秒米,有8个乡镇,63个村,359
个村民组受灾面积高达1.37万公顷。其中:东郊、先锋、望奎镇受灾较重。

  1976年 5月14日,11时至20时,风速20至30秒米,5月17日8时至17时,风速25至35秒米,
两场大风,除莲花、东升之外,皆受灾较重。受灾面积达 7 046公顷,揭房2.41万间。24日,
从 4时至21时平均风速25秒米,最大瞬间风速40秒米(12级),全县受灾面积2.44万公顷,揭房
2.1万间,刮折树木9 934棵,刮断电柱1 235根。

  1982年 6月30日,大风风速达32秒米,部分房屋被揭,县棉织厂楼铁皮盖顶被风抬出20米
之外。8月17日14时30分,灵山乡前头村出现龙卷风,3分钟有60多间房盖被卷走。

  1984年 4月20日,瞬间风速31秒米,全县普遍受风灾,刮倒林木3.04万棵,揭房屋1.65万
间,较重2 704间,刮倒电柱310根,毁坏变压器7台。

  1985年7月 6日下午16时30分,出现龙卷风,灯塔粮库粮仓盖被揭,刮倒砖墙40米,砸伤1
人;海丰镇被揭房屋338户,刮倒树木2 500余株,电柱316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