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二节 农具 拖拉机

第二节 农具 拖拉机




  一、农具

  土地开发后,县内农业生产全靠传统铁木制工具。常用农具犁耙、砘轱辘、锹、锄、镰、
锨、镐等。

  耕垦用具:犁杖,用于播种、中耕、培土等。使用大牲畜牵引,其类别是:①大犁,用于
开荒,中耕封垄,整地起垄。②种犁。也称扣犁,用于扣种。③


中耕。④耘犁。用于菜园中耕。镐头,用于肥料的采掘、培土、刨坑等。两头尖者为大镐,扁
平带刃为片镐。铁锹,平板锹、筒锹,用于挖掘与刨茬子。

  耙碎用具:铁齿耙子,耢子、耙子。

  镇压用具:木头磙子,石头磙子,用垄上镇压。砘轱辘,双条垄上镇压。

  条播用具:耲耙,有单芯、双芯之分,用于高粱、谷子、糜子等作物的播种。对犁,用于小麦播种,垄上双条播,亦称二龙吐须。

  覆土用具:拉子,形似牛样子,木制。板拉子,用于覆土多的作物,如高梁、大豆等。

  播种施肥用具:点葫芦,木制排种,口下缚蒿草,以木棒击之,疏散种子。把斗子柳条编,装种子用。粪箕子,条播施肥。

  除草用具:锄头,扒锄,间苗、除草用。

  收获用具:镰刀、芟刀、二齿子、三齿挠子、铁叉子。

  脱谷用具:主要有石头磙子、悠荡棒、玉米穿子、木叉子、搂场耙、扫帚、搡板、扬锨等。

  精选用具:扇车子、筛子、簸箕。

  加工用具:碾子。

  饲养用具:铡刀、豆饼刀、马槽、料斗子。

  运输用具:大铁车、花轮车、胶车、爬犁。

  计量用具:斗、升、大秤、盘秤。

  杂具:有撮子、笸箩、耙子、簸箕、筐、绳套等。

  二、拖拉机

  伪满时期,县内农业机械只有惠七井大地主刘伯澜从日本购进一台轮式拖拉机和一部康拜
因,当时人们称之为“火犁”。解放初,机车和康拜因由于失修而报废。

  1952年,县第一良种场购进了一台捷克产“热特—25A型”轮式拖拉机。

  随着人民公社的建立,为加速农业生产的发展,1958年先后建立两处国营拖拉机站:①灵
山拖拉机站。拖拉机保有量8台。其中:匈牙利产“吉斯—35型”轮式车5台;波兰产“乌尔苏
斯—45型”轮式车 2台;捷克产“热特—25”轮式车1台。拖车8台,机引农具三铧犁、圆盘耙、
镇压器、二十四行播种机共18台。②莲花拖拉机站。 购进波兰产“乌尔苏斯—45型”轮式车2
台,拖车2台,圆盘耙、镇压器、七铧犁、四铧犁、播种机共7台。当时,全县拥有拖拉机11台,
机械总马力为405马力,驾驶员30人。

  60年代,农用拖拉机的增加,由国产取代了进口。1960年,全县进“东方红—54型”链轨
车9台。全县拖拉机拥有量已达至29混合台,1 195马力。有农业机械的单位已扩大到 5个乡镇,
4个国营农牧场。机引农具配套99台(件),这一年亦重点发展了社队工厂, 为发电、抽水等项
引进柴油机40台,汽油机21台。柴油机10台,蒸气机9台,计2 171马力。

   1960年全县拖拉机分布



  1961年到1968年,大中型拖拉机增加154台,平均每年增19.2台。机引农具1 053台,柴油
座机59台,为1 553马力,牧业机械(铡草机、粉碎机、打浆机)137台。

  1969年到1980年,大中型拖拉机增加451台,累计达至634台,平均每年增37台。小型拖拉
机是1970年发展起来的,到1982年达到1 283台。截至1985年,全县拥有大中小型拖拉机2 155
台。其中:链轨拖拉机317台,大型轮式198台,小四轮807台,手扶式833台,大中小型拖拉机
配套农具1 944台。

  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 农机具分布呈三种形式:集体拥有链轨拖拖拉机78台,3 681
马力;联合经营户拥有大中小型拖拉机812台。其中:链轨拖拉机 239台,1.7万马力,小型拖
拉机573台,6 636马力;专业承包户拥有大中小型拖拉机1 265台,其中:大型拖拉机198台,
1.O7万马力,小型拖拉机1 067台,1.28万马力。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实现农业机械化已由过去一个积极性发展到个人、集体两个
积极性,许多农户为了扩大生产,发展加工业和运输业,添置大量农业机械,特别是小型拖拉
机。全县农业机械总值达3 000万元,农业人均占有70多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