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三节 农机作业

第三节 农机作业




  1958年之后,土地耕作逐步由拖拉机、机引农具代替了人畜力与笨重的生产工具,提高了
田间作业效率。

  1960年,农业机械生产项目有翻地、耕地、耢地、起垄、开荒、镇压、播种、收割、脱谷、
运输、铡草和发电等。

  全年完成作业量3.11万公顷,为 23.87万标准亩,标准亩耗油0.91公斤,标准亩油料、管
理、修理3项成本为0.85元。

  1962年,全县机械耕作面积2.55万公顷,机械播种面积1 867公顷,机械中耕面积9 333公
顷。标准亩耗油0.89公斤,标准亩管理、油料、田修、火修、折旧、人员工资6项成本费用1.35
元。

  1980年,全县完成总作业量596.5万标准亩,平均每马力完成工作量179标准亩,标准亩耗
油0.68公斤。

  1985年,全县田间作业项目的机械化程度分别达到:播种占 48.1%,比1980年的38.6提高
9.5%;翻地占89.1%,比1980年的73.9提高15.2%;中耕占60.2%,比1980年的41.3提高18.9%。
农村的长途运输基本实现了机械化,短途运输亦普遍使用了小型拖拉机,机械运输量已占农村
总运输量461.2万吨的43.2%。饲料粉碎、粮米加工、打场等非田间作业已基本实现了机械化。
全县拖拉机总作业量完成 213.5万标准亩,主要是链轨机车播种与中耕没发挥作用,多数地方
拖拉机根本未下地。每一标准台作业量只完成5 000标准亩。比1982年的万亩下降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