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管理 一、供应
1961年成立了农机供应公司。采购、销售农业机械和配件,每年购销额均百万元以上。为
调整供应点,在卫星、莲花两镇设立了农机供应站,就近解决了农机具和零配件需求,方便了
生产。1981年以后,农机商品的经营由大型农机具。转向农村所需的小四轮及零配件。
二、修理
1958年,成立了农业机械厂。1962年该厂易名为农业机械修造厂,新建标准拖拉机修理车
间 1 000平方米。以修理拖拉机为主,承揽一部分机械加工生产任务。设有机加、大修、翻砂、
支农、修旧、热处理等8个车间。金属切削设备42台,锻压设备5台和十几台拖拉机修理专用设
备。1969年,为便于县东北部偏远地区的机车修理,在莲花镇建成 “农机修造二厂”,占地7
万平方米,解决就近乡镇的农机具维修。
随着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到1976年,全县17个乡镇均设有农机具修理网点,基本形成了县、
乡、村三级修理网。
“六五”期间,农机具专业户、联合户的出现,小型农机具的增多,各乡镇的农机管理站
改为农机管理服务站,增加了供应服务和培训小型拖拉机驾驶员的业务。到1985年训练农机驾
驶员2 731人,设农机修理服务网点62处。
三、管理
加强农机管理,发挥农机作用,以管促用,以用促发展。长期以来。县农机主管部门结合
北方特点,因地制宜,探索积累,形成一套适合农业机械化的成功经验。完善了管理制度,逐
步实现了机车有库,农具停放有场,零件保管有箱,储油容器有台,管理有规章,场、库建设
标准化,零件保管科学化和油料储存加净化,成为全国的农机管理先进县。
“大跃进”中望奎县于灵山与莲花设立拖拉机站,管理形式为队有队营。
1959年9月1日,成立县农业机械局。
1962年6月1日,将集体筹资经营农业机械收归国家。大中型拖拉机71台,机引农具 268台,
统一经营。建立 6个(红星、莲花、灯塔、红旗、卫星、通江)国营拖拉机站,在册各类农机人
员 539人。实行局站两级管理形式,机械作业按定额收费。到1965年全县建立了17个拖拉机站,
机车保有量135台。1968年县在卫星、红旗公社搞集体办机械化试点。
1969年,农业机械由国家经营下放生产大队经营。实行“队为基础,三级管理”的体制。
即大队有农机队,乡镇有农机管理站,县有农机科(局)。
1973年到1980年,全县农机具技术状态完好率年平均 90%以上。主管部门从农机生产的实
际出发,总结经验,实行“综合技术检查,按照技术状态,计划预防修理”的办法,摒弃了沿
袭多年的大小修制度,借以达到“六按六定”:按综合技术检查,定技术状态;按技术状态,
定修理部位;按农时,定修理时间;按修理技术要求和设备条件,定修理地点;按修理技术标
准,定修理意见;按修理意见,定备件计划。同时改革了拖拉机维护保养制度,实行双班保养,
分工专责制。
同时还抓了机车组五有:随车记录、技术保养任务书、作业验收单、堵漏物资、随车保养
工具。
农机队五有:生产计划、竞赛图表及条件、各项规章制度、季度机械作业成本分析等。全
面开展农机具技术状态升级、农机具维修、保养标准化和机械田间作业标准化,探索出机械增
产耕作法,国家农林部于1975年在望奎县召开“全国农机管理现场会”,相继1977年秋、1978
年春,两次举办“全国农机管理训练班”。1980年,全国农机管理工作会议表彰了望奎县农机
管理,授奖旗一面。
1981年,随着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建立,拖拉机作业实行大队集体所有,以作业亩挂钩,驾
驶员技术补贴的管理办法。1982年,又改革为“机械队大包干”,由大队和车组签定合同,实
行定额上缴亏损自负的形式管理农机具。到1984年,农村全面实行了土地联产承包责任制,打
破了过去长期由国家办、集体管的局面,进入了农民自主办农业机械化的新时期。实行独户自
营、联产经营,以及集体的农业机械由专业户承包经营等多种管理形式。7 月,县政府决定本
着“因地制宜,宜分则分,宜统则统”的原则,国家保留30台链轨拖拉机,实行集体所有,个
人承包。其它机车、机具卖给农户个体联户经营。这样,小型农业机械的作用发挥较好,大型
机械的作业面积明显减少。
四、队伍
1956年,为了适应农机工作的发展需要,全县组织 200名社来社去的驾驶员,去赵光、二
龙山国营农场培训两年。1958年后陆续回到本县,成为全县农机事业中的第一批技术人员。
1958年,办了望奎农机校,校址设红星公社。1962年农机校搬迁到示范农场。从1958年至
1966年,共培训农机机务人员600多名。1967年因“文化大革命”停办。
1971年,农机校恢复办校,校址迁至望奎镇蓝五大队村南。农机校复学后,一直坚持办班。
在近十年的时间里,共培训农机管理干部、技术员、机车长、核算员等7 000多人次。
为了抓好农机队伍建设,全县建立了县、社、队三级培训网,分别不同对象进行定期训练,
不断提高机务人员的技术水平。农机人员从1971年的1 217人,到1985年增加到3 315人,经考
核定级的有2 055人,其中:一级驾驶员638人,二级驾驶员548人,三级驾驶员541人,四级驾
驶员283人,五级驾驶员45人。
1981—1985年农机物资供应与农机具修理一览表
单位:万元
望奎县农业机械结构统计表
望奎县农具发展一览表
“六五”期间机械作业程度表 单位:万亩
“六五”期间非田间机械化作业程度表 单位:万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