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四节 治涝

第四节 治涝




  全县四处涝区总面积4.69万公顷,易涝面积4.31万公顷。经过治理,已修建排水干渠11条,
总长108.3公里,支渠290条,除涝面积2万公顷。

  一、洼荒涝区。位于本县西部,通肯河下游左岸。涝区总面积 443公顷。其中:滩涂地为
148公顷,包括富饶、富源、先锋、通江4个乡镇,27个村。

  1963年,省水利勘测设计院对洼荒涝区进行勘察,1964年该院提出规划报告。1965年、1977
年西洼荒涝区两次列入国家基本建设项目,投资250万元,完成土方254.35万立方米。

  北部截流沟:全长11.6公里,截水面积69.4平方公里。北起卫星水库,南接先锋水库。由
卫星水库向先锋水库、山头芦水库输水,在主体工程上建桥5座。

  南部截流区:全长13.2公里,截坡面积 156平方公里。北起蔡玉怀屯,南接呼兰河滩地。
在主体工程上建桥5座。全涝区建排水主干渠7条,长80公里,支渠22条。

  二、灵山涝区。位于县北10.5公里的灵山乡境内。涝区面积1.03万公顷, 受涝面积6 500
公顷。国家投资15.5万元,挖筑排水干渠 4条,总长28.3公里,排水支渠12条,总长17.6公里。

  三、克音河涝区。位于县东北部,沿克音河右岸狭长地带。涝区总面积2 100公顷。到1985
年,涝区配套建筑物18座,排水支渠16条,面积 167平方公里。以沿江排干、富饶排干、先锋
排干为独立排水系统,国家总投资6万元,完成土方30万立方米。

  四、乌龙沟涝区。是本县沿乌龙沟狭长地带构成的乌龙沟涝区,面积1.03万公顷,已建排
水支渠250条,长150公里,国家投资24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