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管理
第一节 管理
一、设备管理。为保持设备的良好状态,各企业采取的措施是:①举办设备维护管理学习
班。采取请进来,派出去的方法,请工程师、技术员传授有关设备的科学知识,清老工人现身
说法讲自己对管理设备的切身体会,组织有关人员到外地学习管理设备的好经验。②设立专职
设备检查员。定期检查记录主要设备的运行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向有关领导、技术人员汇报,
使问题及时得到解决。③对主要精密的设备,建立设备档案和登记卡片,做到重要设备,重点
维护。④制定设备管理制度。定期开评议会,对设备管理上做出贡献的职工、干部给予表扬和
奖励以及晋级,对玩忽职守不负责任造成事故的当事人给予批评教育和必要的处分。
二、技术管理。对有职称的技术人员解除后顾之忧,生活给予照顾,创造条件,选送进修,
加深造诣,提高技术。对在岗的主要操作工人,专门培训,举办业务学习班,进行技术表演,
不断提高技术水平。对新人厂的青年工人,重点提高素质,举办文化课、技术课学习或岗位练
兵,使新工人得到锤炼。在进行技术管理的同时。相应采取对产品质量管理的措施:①配强有
力的产品质量检查员,负责对半成品、成品的检查与验收工作,在质量管理上起到把关作用。
②定期召开质量研讨会,对质量忽高忽低的企业,帮助他们分析原因,找出影响产品质量的关
键所在,使产品质量向好的方向转化。③积极开展争优活动,无论国营工业,集体工业还是乡
镇企业,都争创了自己的省优和地优产品。
保持产品信誉,关键在于把住质量关。企业不仅有质最检查员检查,而且有的企业三班生
产跟班记录与化验。油毡原纸入库批批以化验单为依据验收。抗张力数据达18—28kg,每平方
米重量3509±5—4,吸油速50—40秒,吸油率125—160%,含水8—5%。质量管理1983年的98.2%
合格率。1984年99.4%。1985年达到100。油毡涂料每平方米1 000克,85±2℃。受热 5小时无
集中气泡,在18±2℃绕∮20cm无裂纹,纵向拉力44kg。并经县计量局和物检部门检定合格。
水泥制件,严于水泥标号和砂石配料。按照产品性能,采用不同的∮炭素钢筋,养生适度。
无筋水泥管抗压强度达到300(千克/厘米):有筋水泥管达到250;予应力电柱达到800;步道板
达到250,空心楼板达200,砌块达至200。
红砖。二砖建厂以来因质量不过关产品滞销,连续几年亏损。1982年进行整顿,建立权责
利相结合的经济责任制。在技术上改进,在质量上下功夫,环环检查质量,在全区行业中质量
评比中评为第5名,摘掉“核桃酥”的帽子。1985年达到抗压强度平均为152.84(千克/厘米),
单块抗压最小值121.75。抗折强度达至62.04(千克/厘米),最小值 38.98。由于同行业间产销
竞争,产品的质量互有提高。
三、劳动管理。为了提高劳动生产率,各企业都实行了定岗定编。根据企业的生产特点,
把那些懂业务、身体好、事业心强的工人定在重要岗位上,余下的人员则根据厂内的具体情况,
分别给予适当安排。开展社会主义劳动竞赛。由各厂工会组织制定竞赛内容,根据平时考核的
记录,对那些贡献大的人员,分别给予表扬、奖励、晋升工资,从而解决了干好干坏都一样的
吃大锅饭的问题。制定必要的规章制度,如迟到、早退、无故旷工、打仗、骂人、盗窃、失火、
安全事故等一些违纪现象都制定了相应的规章制度,做到了有章可循,违章必惩。
四、经营管理。原来有些工厂经营管理混乱,铺张浪费,开支无度,手续制度不健全,原
材料消耗惊人。特别是岗位责任不清,大锅饭、铁饭碗,多劳不多得,少劳不少得,干好干坏
都一样。为了扭转这种混乱现象,首先,加强了经济核算。各企业都相应的设立了核算员,使
每个部位、每个人的工作效益,通过核算则明显地体现出来。并且变原来的车间、厂部二级核
算为厂,车间、班组三级管理,然后由班组下达到个人,使每个人的劳动好坏都与企业的总经
济指标和经济效益相联系。第二,开展了“增产节约,反对浪费”的活动。针对有的企业大堆
取料,估计核算的作法,帐物不符,严重损失浪费的问题,制定严格出入库手续。根据生产特
点设立专职过秤员,按清单用多少付多少。定期清仓查库,检查物资仓储的情况,核对帐物,
减少损失。制定严格的购销制度:①选派懂业务、有办事能力、事业心强的人作采购、推销工
作。②根据生产需要,购物资原材料,基本上做到库内无积压、无损坏、急件有备用。③制定
严格的销售制度,把销售工作搞活,产品不积压、不赊销,流通快。第四,建立岗位责任制。
为了解决多劳不多得,少劳不少得,干好干坏一个样的问题,各工厂经过整顿,都建立健全了
岗位责任制。使职工的责、权、利统一起来,使每个劳动者的工资、奖金等切身利益都体现到
责任制内容里去,调动了职工的积极性。真正做到了按劳分配,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不
得食。造纸厂、木器厂在整顿中,由于狠抓了企业的经营管理,大力推行经济承包责任制,积
极实施目标管理,曾分别荣获省二轻厅二、三等现代化管理成果奖。